月薪4.8萬?揭秘真實的殯葬業!
近日,“殯儀館上班一晚1600元”“上海殯儀館招聘扛尸工月薪4.8萬”等消息引起關注,并很快被辟謠。其實,類似消息在互聯網上已經傳播多年,大多是非正規中介為吸引求職者炮制的假消息,不足為信。
那么,行業真相是什么?
“被需要也被嫌棄”
“六七歲的時候,我跟我爸去鄰村,我和那里的一個小孩玩得正開心,她媽媽突然就把自己女兒從我面前一把撈起來抱走了,對我一臉嫌棄、嘴里還罵罵咧咧的。那是我人生記憶中第一次感受到別人對我嫌棄的眼神。60年過去了,這種眼神從來沒有離開過我。”
年近古稀的老張(化名)翹著二郎腿坐在沙發上,聲音洪亮地跟國是直通車對答。
自老張往上三代都是四里八鄉做“白事”活計的頭號人物。從記事就會“疊燒紙”等各種祭奠用品的制作,15歲第一次和父親一起給遺體穿衣服,不到20歲自己獨挑“白事主理”大梁。
老張說,忙的時候喪主家都是托人、托關系求著他給主理喪事,但是用完了也就沒了聯系,還是被人嫌棄。
但是讓老張自豪的是,自己兩名兒女都考上了大學,兒子目前在縣城當公務員,女兒在省城一所中學當音樂老師,兩個孩子上學、成家、買房以及整個家都是靠他一己之力供起來的,日子在當地算相當不錯的。
“殯”“葬”
過去像老張這樣,一個人在地方上做殯葬行業能撐起一個家,供子女上學、成家。那么,現代殯葬行業的真實狀況又如何?
中國五所開設殯葬專業高校之一的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教研室主任魏加登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說:殯儀具體工作可大致分為三類:一是涉及遺體的,比如遺體容顏形象處理等;二是涉及對逝者情感表達的活動,比如吊唁、祭奠等;三是各類服裝等用品、祭品的籌措。
魏加登說,殯葬行業根據分工、崗位不同,涉及的地域不同,從業人員的收入會有差別,但這個專業的學生就業率非常高,幾乎是100%。
“在這個行業從教二十多年,也就遇到個別同學過不了心理關,最后沒有去找對口工作,其他畢業生只要愿意從事這個行業,幾乎沒有找不到工作的。”
據了解,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專業課就有21門,包括殯葬文化、殯葬管理、殯葬技術、公墓設計以及遺體修復整形等。魏加登說,了解殯葬行業的文化、起源、歷史以及相關政策法規和學習相關專業技術一樣重要,學校接下來還將加強在客戶溝通、家屬心理安撫等方面的課程安排。
殯葬業是高收入人群?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計算,2020年中國殯葬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638億元。假設年均消費支出增長8%,至2026年人均殯葬價格將提升至4.1萬元、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114億元。
中國殯葬協會則預計,到2023年全國殯葬行業消費會達到1萬億元。
在如此體量的殯葬行業中,高收入的從業人員到底是哪些人?
魏加登說,剛畢業的學生收入基本在4500元-7000元左右。雖然這個工資不像網絡謠傳的那么夸張,但是對專科畢業生而言是個不錯的收入,關鍵還比較穩定。
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福壽園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執行董事王計生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公墓需要大量行業專業人才,包括公墓環境優化提升和維護、綠化、祭掃服務、骨灰管理、接待服務、交通等,在薪資待遇上一般是比其他行業高10%-15%。比如:從事遺體美容化妝工作的首席員工,一個月能有過萬元收入。
殯葬互聯網一站式平臺“一空網”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馬雷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認為,在殯葬行業從業人員中,月入兩三萬人民幣甚至更高者實際上是真實存在的,但絕不是“抗尸人”這些工種。禮儀、接待、守靈等工作人員收入大約在5000元-8000元左右。
馬雷說,能夠總體操辦殯葬禮儀活動的“白事管家”月收入可以達到2萬-3萬元左右。“白事管家”主要能力體現在對整個殯葬活動以及殯葬行業有著深入了解,對全流程非常熟悉,尤其是在和家屬溝通方面,可以在家屬在情緒非常不穩定的情況下精準把握家屬的實際需求,讓家屬滿意;另一方面還要把家屬的訴求和相關領域、實體進行對接,最終實現其愿望。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