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舉辦“童”在藍天下,和你在“益”起困境兒童關愛活動
困境兒童是兒童中的特殊群體,往往存在父母或者監護人由于殘疾、年邁、離異等原因導致不能正常履行監護責任、家庭經濟困難、孩子有殘疾等情況,為深入貫徹落實困境兒童關愛保護相關政策,讓困境兒童享受社會發展成果,感受黨和政府的關愛,感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溫暖,2022年8月-10月,北京市通州區民政局、北京市慈善協會、通州區慈善協會充分利用社會善款,共同組織開展了“‘童’在藍天下、和你在‘益’起——通州區困境兒童公益夏令營關愛活動”。活動選取了100名生活、居住在通州區的事實孤兒、困難家庭兒童及殘疾兒童等困境兒童,通過組織他們參加豐富多彩的夏令營活動,幫助他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升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學習自信、堅強、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本次活動得到通州區宋莊鎮婦聯、通州區永順鎮溫馨家園、通州區樹人學校等單位的大力支持。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結合兒童身心特點,活動分四期舉辦,開展了富有特色、豐富多彩的活動和體驗。
破冰活動 親子互動
開營儀式后,老師組織孩子們開展了破冰活動,簡單有趣的破冰活動一下子拉近了孩子們之間的距離。老師給孩子們分組后,他們進行團建,興致勃勃的孩子們給自己的團隊起了各種名字:追夢少年團、朝向夢想、中國無敵……,給自己的團隊制定了各種口號,在心理老師的帶領下,大家開始了人際互動游戲,建立了信任關系。“鼓動心弦”、“不倒森林”、“同心協力闖關卡”等游戲幫助孩子們提升了人際交往、團隊協作能力。不同年齡、不同家庭情況、不同境遇的孩子們很快熟悉起來。“爭分奪秒”、“毛毛蟲”、“手腳并用”等游戲讓孩子們互相幫助、互相打氣,贏了的團隊一片歡呼,輸了的團隊一笑了之,“太好玩了,再來一次。”成了大家一致的要求。
對困境兒童,尤其是自閉、智力缺陷的孩子而言,父母或者監護人是非常艱難的,在生活上、精神上對孩子的照顧已經讓他們疲憊不堪。在“愛的按摩”活動中,老師要求家長為孩子按摩,也要求孩子為家長按摩,隨著老師溫柔的提示“一二三四、給媽媽揉揉肩;二二三四、給媽媽按按背;三二三四、給媽媽摩摩胳膊;四二三四,給媽媽一個吻。”孩子們按照著老師的要求做,很多媽媽非常激動,王同學的媽媽動情地說:“平時雖然也會和孩子這樣互動,但是孩子不會給予回應。在這活動中,孩子看到別人做,也學著做,看到我開心的笑,他也高興地直拍手。”
親密接觸 傳承非遺
在體驗“奧運火炬”環節。北京市2022年冬奧會火炬手張蕾老師,給孩子們分享了自已作為志愿者參與奧運火炬手接力的珍貴經歷。孩子們近距離觀看奧運火炬,紛紛跟火炬合影留念,興奮和喜悅溢于言表,榜樣的力量和奮發向上的奧運精神深植心中。
孩子們到北京東方藝珍花絲鑲嵌傳承基地、宋莊漆雕體驗館等場館參加了非遺傳承活動,孩子們參觀花絲鑲嵌、傳統雕漆等民族傳統工藝的瑰寶和精華,近距離接觸非遺、熟悉非遺,實現非遺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繼承與發展。孩子們親手繪制了京劇臉譜絲扇,感受了國粹魅力。
喜歡跟動物們親密接觸,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們走進大興野生動物園,近距離看到了長頸鹿、大象、白虎、斑馬等野生動物,親眼看到了野生飛禽走獸,豐富了動物知識。觀看動物表演,喂食、撫摸梅花鹿,增強了愛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的信念。來自大涼山的小福興奮地說:“第一次見到東北虎、狗熊和很多沒見過的動物,非常高興、太高興了!”在通州區1982農場,有自閉障礙的孩子們近距離喂羊駝、荷蘭豬、和平鴿、小兔子、小矮馬等動物,在和動物互動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成長賦能 憧憬未來
在每期三天的活動里,老師給孩子們開展了成長與賦能活動,專業的心理老師帶領孩子們在團體活動中學習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勇敢自信的表達自己;樹人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一起進行了棒球表演,參加活動的孩子第一次接觸棒球,感覺非常新奇;在音樂老師帶領下,孩子們體驗了鼓圈游戲,大家一起用非洲鼓和樂器演奏了美妙的樂曲。
在結營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繪畫展現自己的理想并一起分享,孩子們筆觸雖然稚嫩,但是展示了逐漸打開的心胸和對未來的憧憬,增加了自信,提高了表達和溝通的能力。老師們看到了孩子們的變化,鼓勵他們未來可期。
多年來,北京市通州區民政局一直非常關注困境兒童,通過組織各種愛心公益活動、開展公益項目等方式為居住和生活在通州區的困境兒童提供幫助,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