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挖紅薯時意外發現犧牲戰士遺骸?最新消息
近日,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村民在地里挖紅薯時,意外挖出了部分人體遺骸以及一塊墓碑。碑文上面刻有“陣亡,第一三旅三八團偵察班長郭志成,居陜西謂平縣張家村郭家堡”,疑似為抗日戰爭或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戰士。村民發現后隨即將遺骸裝進紙箱里,并蓋上紅布。
10月1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聞喜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處相關負責人獲悉,經過與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系,已基本確定“郭志成”老家為陜西省咸陽市興平市南市鎮張家村。由于“郭志成”直系親屬已全部去世,將安排旁系親屬進行DNA比對。目前,“郭志成”烈士相關物品暫時存放在當地烈士陵園。
聞喜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將發現的遺骸暫時安葬在當地烈士陵園,圖據聞喜融媒體中心
聞喜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發現“郭志成”碑文的地點,這幾天又挖掘出5具遺骨,暫不清楚這些遺骸身份。
“郭志成”是家中老大
直系親屬均已去世
10月15日,"老兵回家"公益活動發起人孫春龍發布消息稱,山西省聞喜縣一位農婦挖紅薯時,意外發現骨骸,還找到一塊墓碑,上面寫著:“陣亡,第一三旅三八團偵察班長郭志成,居陜西謂平縣張家村郭家堡。”
孫春龍推測,“郭志成”可能是在抗戰時犧牲的八路軍或者在解放戰爭聞夏戰役中犧牲的解放軍戰士。他在消息中還說,“謂平縣,有可能是陜西省渭南市或者富平縣,這兩個地方都有張家村郭家堡的地名,希望網友幫我們尋找,盡快讓英烈回家。這里還可能存在其他英烈遺骸,我們將盡快派項目團隊前往現場。”
村民發現的墓, 圖據孫春龍微博
10月18日,聞喜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地村民在地里挖紅薯時挖到遺骸,同時發現有一塊刻有碑文的墓碑。
在接到當地群眾反饋的情況后,聞喜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通過退役軍人系統,已與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系。經過調查,碑文中“陜西謂平縣張家村郭家堡”有誤,初步推測應為陜西咸陽市興平市南市鎮張家村郭家堡。
“我們通過退役軍人系統把名字發給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通過查找發現該地在陜西省興平市南市鎮。碑文上面的村子和自然村名稱沒有改變,仍是張家村郭家堡自然村。”
該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根據目前陜西方面反饋的情況,“郭志成”一家兄弟三人,“郭志成”是家中老大,老二未婚已經去世,老三是當地五保戶也去世多年,目前“郭志成”已經沒有直系親屬在世。旁系親屬方面,他的堂伯兄弟也已去世,目前堂侄還在世。
“目前我們已經請陜西那邊把基本情況提供過來了,等到后面進行DNA采集,與他的旁系親屬進行對比。如果得到確認的話,陜西省退伍軍人事務廳派人把遺骸接走,轉到陜西省興平市當地的烈士陵園進行安葬。”該負責人說。
確認為解放戰爭時期遺骸
還有多具遺骸暫無法認定身份
聞喜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發現“郭志成”遺骸的地點,這幾天又挖掘出5個頭顱以及不等量的遺骨,但因沒有碑文佐證,暫不清楚這些遺骸的身份。
該負責人表示,由于墳地里埋葬人員身份比較復雜,目前所挖掘的遺骸能否與“郭志成”后人比對成功還需要進一步檢測,“目前只能說這塊墓碑能證明,1946年解放聞喜的時候,陳賡帶領的部隊在這里進行過戰斗, 我們也已經通過黨史部門和縣志的記載印證。”
據資料記載,聞夏戰役,又稱朱馮戰役。1946年7月13日晚,太岳軍區配合陳賡司令員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在山西南部發起的一次消滅國民黨胡宗南部和閻錫山部的奇襲戰。10天時間共殲敵6300余人。
“目前挖掘出來的遺骸暫時安葬在我們的烈士陵園里面。只能通過‘郭志成’的旁系親屬確認他的遺骸,其他人的身份暫時還無法認定。”聞喜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