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保同履新生態環境部成最年輕副部長,任國家核安全局局長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網24日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董保同為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免去葉民的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職務。葉民現任中共二十屆中央紀委委員,工信部官網更新顯示,葉民履新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工業和信息化部紀檢監察組組長。
據媒體報道,10月13日,董保同就以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出席部黨組會議,目前是生態環境部最年輕的副部長。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55歲的董保同,1967年1月出生,河北深縣人,14歲考入北京大學,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理學學士,高級工程師。
國家核安全局負責核與輻射安全的監督管理。擬訂有關政策、規劃、標準,牽頭負責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有關工作,參與核事故應急處理,負責輻射環境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監督管理核設施和放射源安全,監督管理核設施、核技術應用、電磁輻射、伴有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對核材料管制和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制造、安裝及無損檢驗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董保同。資料圖
14歲考入北大,閑暇愛讀書、默寫《紅樓夢》目錄
1981年,14歲的董保同參加高考進入了北京大學原子核物理學專業。他在撰寫的散文《高考雜憶》一文中回憶稱,“我在河北老家深縣一中參加高考,考到北京上大學,從只有二百來人的小董家莊走出來,從此擁有了廣闊的天地。”
他在文中也寫道,之所以年少就進入大學,也與當時的學制有關。“當時小學是五年制,初中和高中均是二年制,我是最后一屆二年制初中、二年制高中的畢業生。”
高中時,他被轉入理科班后,作為理科生參加高考,卻陰差陽錯考了全縣第一名。據他所說,可能也是當年衡水地區第一名。雖無緣文科班,偏愛文學的董保同在閑暇時一直保持著讀書的習慣,并在《中國日報》開設了散文專欄,撰寫了《雪泥鴻爪,大師風范》、《東興隆街51號院》等文章。據此前媒體報道,他還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坐飛機的短暫空檔,他會拿筆默寫《紅樓夢》等中國古典小說的章回目錄。
1985年,18歲的董保同畢業后進入核工業部核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工作。在工作期間,他被當時的國家科委派到法國核安全與輻射防護研究所進修。后來,他還曾用英語、法語在國防大學外訓系為外國學員授課。
曾作為“央地交流”干部赴云南任職10年
1988年,核工業部撤銷的同時組建中國核工業總公司,董保同繼續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工作至1998年。同年,董保同擔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歷任辦公廳副主任,辦公廳巡視員、副主任,2008年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司長(正司局級)。
據報道,2010年,中組部發起改革開放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央地干部交流任職,66名中央和國家機關中青年干部下派地方,其中絕大多數為“60后”,當時平均年齡46.5歲。董保同就是其中一員,從中央“空降”云南,歷任云南省昆明市委常委,昆明市委常委、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正廳級)、黨工委書記(2011.01)等職務。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董保同任云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正廳級);2015年5月至2018年10月任云南省曲靖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任云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正廳級);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任云南省科學技術廳廳長、黨組書記(2019.08)。
據此前報道,董保同還是第六屆、第七屆全國青聯委員。奧運會籌備期間,董保同曾掛職擔任北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副部長。
察時局注意到,董保同在云南曲靖擔任市長期間,在旅游文化體育產業方面,推動建設“中國·曲靖—國際高原體育城”“國家足球改革示范區”“國家高原體育綜合競賽和訓練基地”等。
是目前生態環境部最年輕副部長
2020年11月,董保同“進京”履新,十年后再次回到“老單位”,任國防科工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在去年9月召開的第九屆科博會主論壇上,時任國家國防科工局副局長董保同就如何利用好國防創新資源,為地方經濟服務提出,應充分釋放國防科技創新潛能,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實現政策制度互通,工作體系融匯,技術體系融合,技術資源融貫,多方發力共同破解難題。在國防科研項目的策劃、論證、實施、驗收等各個階段,要把支撐地方經濟產業發展作為重要考量,并進一步完善國防科技的創新服務體系,推動政策創新,形成助力地方發展的良好創新生態。
回京將滿兩年,董保同的職務再次調整,成為生態環境部最年輕的副部長,并出任國家核安全局局長。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