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關注 > 正文

    太美了!第一眼以為“魚”在水里,沒想到……

    太美了!第一眼以為“魚”在水里,沒想到…… 

    成群的“小魚”跟著“大魚”

    追逐嬉戲,成群游弋

    充滿樂趣,熱鬧非凡

    日前,安徽師范大學運動會上

    近百名師生手工制作的非遺魚燈

    被搬上了開幕式

    80條“小魚”攢聚著一條“大魚”

    配合著燈光不斷變化

    猶如在海中游弋

    “仿佛一幅活的魚燈國畫”

    魚燈

    是徽州特色民俗體育

    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

    安徽師大省級民俗體育教學團隊

    構思將非物質文化遺產

    搬上校運會開幕式舞臺

    團隊專門組織師生

    到歙縣向非遺傳承人學習制作方法

    安徽師大體育學院副院長余濤說

    “高校以文化育人

    具有文化傳承的使命擔當

    民俗體育進校園

    也是非遺文化

    創新性傳承發展的有效途徑”

    體育學院、美術學院百余名師生

    共同參與制作了這些魚燈

    他們先用細竹篾

    編制魚燈骨架

    接著是為魚鰭糊紙、彩繪

    然后在魚身內部放置燈具

    既要保證魚的形態逼真

    又要避免將紙戳破、將竹篾折斷

    整個過程并不輕松

    歷時一個多月

    大家終于將81盞魚燈制作完成

    其中,小魚燈長1.3米左右

    大魚燈則超過5米

    制作魚燈時

    節目排練也同步啟動

    參與表演的學生裴思陽介紹

    小魚燈由單人負責

    大魚燈由5人共同舞動

    道具沒有制成時

    演出隊員就先熟悉動作和隊形

    為了讓魚“活”起來

    他們仔細研究了魚在水中的動作

    在老師帶領下

    一遍遍喊著節拍練習

    魚燈體積較大

    需要牢牢握住保持平穩

    練習過程中

    同學們經常會感覺胳膊酸痛

    有的手上還磨出了繭子

    盡管辛苦,但每個人都熱情滿滿

    裴思陽說

    “一到課余時間

    大家都爭分奪秒趕去排練”

    正式表演時,大家完美配合

    “看到最后的效果

    我們都沉醉在非遺的美中

    這段記憶特別難忘”

    這場夢幻的表演

    驚艷了眾多網友

    “第一眼真的以為是在水里”

    “再一次被傳統文化震撼”

    “一次次被我國的非遺驚艷到”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錦旗,感謝信
    責任編輯:王蘭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