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合作助推甘肅科技創新“加速跑”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燕茹 吳涵
從試種到形成規模,短短幾年間,藜麥成長為天祝藏族自治縣的特色產業,目前種植面積占全國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這是甘肅藜麥產業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甘肅藜麥產業從無到有,再到如今初步形成全產業鏈發展的格局,既是科研人員銳意進取、苦干實干取得的成績,也是甘肅致力于國際科技合作取得的又一成果典范。”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甘肅省藜麥種植協會會長楊發榮說。
國際合作是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年來,甘肅省搶抓“一帶一路”最大機遇,積極響應并深入推進“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謀思路,補短板,強舉措,從政策供給、平臺建設、國際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大力推動我省科技領域多層次、多渠道對外合作交流,凝聚實施強科技行動的奮進力量,持續提升“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能力和水平。
“甘肅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對外交流相對較少,要縮小與經濟發達省份之間的差距,做到彎道超車,國際合作是重中之重,并且要做到國際合作常態化、規模化。”甘肅省高發腫瘤及重大慢病防控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負責人李汛說。
結合產業基礎,抓好用好“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創建國際科技合作平臺,是甘肅省推動國際科技合作,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蘭州大學與巴基斯坦合作建立“中巴生態農業和生物質能技術研發聯合實驗室”,有效解決了巴基斯坦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活用能難題;蘭州交通大學與俄羅斯奔薩國立大學合作建立“中俄先進智能交通技術聯合實驗室”,解決了與俄羅斯及中亞國家鐵路互聯互通運營需求的共性關鍵技術問題;甘肅省農科院與俄羅斯沃羅尼日大學合作建立“中俄馬鈴薯種質創新與品種選育聯合實驗室”,開展馬鈴薯種質創新與產業化關鍵技術示范,并在高寒冷涼地區推廣種植;甘肅省商業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與塔吉克斯坦國家科學院聯合共建“中塔食品檢測與研發聯合實驗室”,向塔吉克斯坦轉移食品安全國家檢測標準及全套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方法7項……
“近年來,甘肅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促進科技開放合作,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取得了顯著成效。”甘肅省科技廳國際合作處處長吳志強說。
在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新一期阿富汗太陽能應用研修班成功舉辦。“本次研修班是中國政府推動構建全球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建設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具體行動之一。希望大家將所學知識、技能和經驗更好地應用于實際工作中,發揮各自影響力,推動中阿兩國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劍平對學員說。
由國際科技合作起步的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借助能源和技術優勢,已開展了90多期國際太陽能應用技術和風能技術培訓班,為五大洲的130多個國家培訓了2000多名技術人員和政府官員。此外,通過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該所多項技術和產品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走向國際。其中,該所生產的太陽能移動電源技術產品成功出口美國,推廣合同金額6.57萬美元。
“圍繞我省科技現狀和發展需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以科技計劃項目為支撐,我們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深度參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吳志強說。
據了解,截至目前,甘肅省共布局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8家,國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4家,國家高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9家;以構建我省國際科技合作網絡為目標,先后認定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80家,省級引才引智基地10家,與多個“一帶一路”國家建立了長效合作關系,從聯合研究、成果轉化、人員交流、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取得了國際科技合作創新發展的豐碩成果,匯聚起了支撐甘肅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力量。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