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關注 > 正文

    “網課爆破手”背后:接一單3元,“主要圖個樂”

    “網課爆破手”背后:接一單3元,“主要圖個樂”   

    近日,河南女教師上網課后去世的消息持續引發關注。自稱系當事人劉韓博女兒的微博網友稱,曾有陌生人進入網課用言語辱罵、共享屏幕干擾課件的方式擾亂課堂秩序,“再三刺激我媽媽,最終我媽媽情緒激動落淚退出直播課堂”。當地通報,針對網傳劉韓博老師遭遇網暴事件,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

    此前報道↓

    老師上網課遭網暴后離世?官方通報

    老師上網課疑遭網暴后離世,各方回應

    網信辦出手整治!

    這名教師去世的原因尚在調查, 事件同時引發公眾對惡意擾亂網課秩序的“網課爆破”行為的熱議。

    南都記者實測發現,仍有“網課爆破手”在繼續接單。事實上,以“網課爆破”為代表的網絡暴力行為令人深惡痛絕,而相關政府部門及平臺針對網絡暴力的反制行動也一直在開展。

    事件:陌生人惡意干擾網課秩序

    “10月28日,我的媽媽結束網絡直播課后獨自倒在家里。”11月2日凌晨,名為“小小沼澤醬”的網友在微博發聲,稱其作為歷史老師的母親在上網課時遭遇網暴,隨后因心梗發作離世。

    其在微博中稱,“10月28日晚的那場直播,有人用各種惡劣下作的手段擾亂直播課堂秩序,不顧我媽媽的再三勸阻和維持紀律,前后通過語音辱罵、共享屏幕干擾課件投屏等多種方式再三刺激我媽媽,最終我媽媽情緒激動落淚退出了直播課堂。”

    其發布的視頻顯示,在老師講課途中,有人入侵網課當堂播放音樂干擾,并通過共享屏幕發布“你瞅啥?我是夢淚。感謝發來的會議號。都給我低調點”等文字內容。隨后,課堂上有人建議將入侵者踢出,入侵者又多次寫道“你在狗叫什么”。

    該博主表示,在結束課堂后,學生們都說老師“生氣了”“失蹤了”,“可是沒有人真正知道媽媽‘失蹤’的那段時間里到底發生了什么”。兩天后,其發現母親已因心梗獨自死在家中。

    上述微博內容隨即引發廣泛關注。11月2日,河南省新鄭市教育局通報,10月28日,新鄭市第三中學教師劉韓博在家上完網課后意外離世,該局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并成立善后工作專班。針對網傳劉韓博遭遇網暴事件,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調查結果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11月3日,新鄭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上述案件,教育局方面也將繼續協助調查。該名工作人員還表示,“網課使用的釘釘平臺會在軟件方面作出改進,教育局方面也會繼續配合協助。”同日,新鄭市公安局值班人員向南都記者證實,上述案件確實已經立案。

    實測:仍有“網課爆破手”在接單

    這位已經去世的教師生前在網課上的遭遇或許并非偶發。

    “小小沼澤醬”在微博中反映,10月中旬開始,針對其母親的網絡暴力已經開始。一名自稱是劉韓博學生的網友告訴南都記者, 近一個月來,劉老師的課堂上總會出現“網課入侵”現象,“專挑歷史課”。“小小沼澤醬”的朋友稱,根據收集的信息,“入侵”行為在每次歷史課堂都會出現。

    對于該教師去世的原因,當地相關部門尚在調查,但事件持續引發外界對惡意干擾網課、網絡暴力行為的熱議。

    南都記者了解到,一些專門入侵網課、惡意擾亂課堂秩序的人被稱為”網課爆破手”。 各社交平臺都有他們發布的“爆破”小廣告,并通過組建QQ群等社交群組接單。

    11月3日至4日,南都記者實測發現, 一些擾亂課堂秩序的“網課爆破手”,仍在不少社交平臺發布小廣告,并通過組建QQ群等社交群組接單,還有自稱初中生的“爆破手”表示不收費,只為好玩。南都記者至少聯系上4名仍在接單的“網課爆破手”。

    有“網課爆破手”告訴南都記者,3元就能“爆破”,只需提供網課會議號。他們可以開麥罵人、當堂播放低俗視頻、在公屏涂鴉等。同日,南都記者根據豆瓣小組發布的信息添加到“爆破”群聯系人。其中一名“網課爆破手”直接表示價格好商量,主要是“圖個樂”,價格便宜就“搗搗亂”。

    有一名“網課爆破手”在獲得會議號后,于約定時間內進入會議室,通過開麥播放刺耳音樂、公屏留言的方式對網課進行干擾。這名“網課爆破手”向南都記者透露,他是一名初中生,通過“爆破”并不能賺到很多錢,為了好玩才這樣做,甚至愿意免費提供“爆破”服務。

    一名“爆破手”自稱“爆破”主要為娛樂

    一名名叫“豬豬俠入侵”的“網課爆破手”,還向南都記者展示了他多次入侵網課的錄屏“成果”,表示“還在繼續接活”。

    據了解,“夢淚”“豬豬俠”等是“網課爆破”的常用“梗”,“爆破手”常使用相關頭像或昵稱出現在網課上。據了解,“夢淚”是一名電競選手昵稱,該選手曾在開學季發文呼吁不要因為玩梗擾亂社會秩序,停止在網課上發生的“惡作劇”。

    網暴:由此釀成的悲劇不斷發生

    “網課爆破”行為并不鮮見,不少網友曾在互聯網平臺舉報這些“爆破手”的賬號和背后的群聊。事實上,由此引發的網絡暴力事件也常出現在網絡熱搜中,引發各界關切。

    南都記者注意到,9月28日,大連海事大學貼吧中曾有網友發帖稱遭遇網課搗亂。該網友貼出的圖片顯示,教師正在展示的課件被入侵者用各種顏色涂抹。

    聊天界面中,名為“王同學”“夢之內傷”“周子瑜”的ID不停刷屏,發送諸如“王某某我愛你”等與上課無關的信息。有媒體報道,同樣在9月,沈陽城市建設學院學生上網課時也曾遭他人惡意闖入,刷屏“老師我愛你”來擾亂課堂秩序。

    除了“網課爆破”,其他形式的網絡暴力事件也多次引發廣泛關注。今年1月,15歲尋親男孩劉學州在三亞服藥自殺。在遺書中,他自述出生被父母販賣、四歲養父母意外去世、上學遭校園霸凌,尋親成功后因住房問題被生母拉黑等經歷?;ヂ摼W放大了劉學州尋親的希望,也給他帶來致命一擊。劉學州生前稱,在社交網絡上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語言攻擊。

    近年來,涉飯圈類的網暴案件也呈現高發趨勢。這些多數是明星本人起訴網友侵犯名譽權案,也有粉絲因被其他粉絲網暴而提告的;還有流量明星的粉絲因拉踩引戰,導致官方粉絲群、明星本人工作室被微博禁言。更有判例顯示,“明星與粉絲互告侵權,最后被法院判定雙方均有過錯,互相道歉”。

    將施暴者繩之以法,或許是網暴受害者們所期盼的。但事實上,他們可能連一個道歉也很難等來。

    有檢察官曾向南都記者表示, 網暴案件中的信息傳播范圍比較廣,證人分布在大江南北,甚至國外,尋找證人、固定證據就比較難。即便幾經周折確定被告身份、固定好侵權證據,一路走到司法程序,結果也可能得不償失。

    行動:多方參與網暴治理

    以“網課爆破”為代表的網暴行為令人深惡痛絕。事實上,相關政府部門與平臺針對網暴的反制行動也一直在開展。

    11月4日,針對河南女教師上完網課后離世事件, 多個網絡平臺向南都記者反饋,已采取措施處置“網課爆破”相關信息。

    豆瓣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在9月末,豆瓣就注意到了“網課爆破”相關問題的危害,也組織了多次內容自查清理??焓址矫婊貞?,快手社區對違規內容都會及時進行清理,后續也會對此持續保持關注,并公布清理信息詳情。

    微博方面告訴南都記者,河南女教師上完網課后離世一事發生后,自稱逝者女兒的賬號在微博發表相關內容,希望引發社會關注。微博方面第一時間關注到,并對其賬戶做了相應保護,對少量有蹭熱度嫌疑,調侃、攻擊逝者的內容給予嚴肅處理。

    在視頻會議平臺方面,9月,騰訊會議曾在微信公眾號發文介紹如何防范“網課爆破”,包括開啟等候室、特邀會議、管理學生發言權限、舉報等。兩天后,騰訊會議再次發文稱, 已趕工上線一鍵“暫停參會者活動”功能。

    而針對網絡暴力,南都記者注意到,相關行動也早已啟動。4月24日,中央網信辦宣布開展“清朗·網絡暴力專項治理行動”,隨后多地網信辦發布通知,將重點打擊利用網絡平臺進行人肉搜索、辱罵攻擊、傳播謠言等行為。

    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微博、抖音、百度、騰訊、知乎、嗶哩嗶哩、小紅書、快手、豆瓣、網易、新浪、搜狐等主要商業網站平臺重點受理泄露他人隱私、侮辱謾罵、造謠誹謗等網絡侵權舉報達43.96萬件。

    通知還要求,對于網暴信息扎堆、防范機制不健全、舉報受理處置不及時,以及造成惡劣后果的網站平臺,依法依規采取通報批評、限期整改、罰款、暫停信息更新、關閉網站等處置處罰措施,從嚴處理相關責任人。

    羅翔談“網課爆破”:擾亂教學秩序教育法刑法都有懲治措施

    “這種行為真的讓人感到非常非常憤怒,因為同為教育工作者,我時常能夠把自己帶入進去。我在想,如果我面臨類似的情境,會如何作為?”針對在別人上網課的時候隨意進入,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甚至對老師進行公然侮辱的“網課爆破”行為,11月4日,羅翔發布視頻表達憤怒。

    羅翔表示,對于擾亂正常的工作秩序、教學秩序,現行法律提供了許多規制之道,無論是教育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還是刑法,都有相應的懲治措施。尤其是對公然侮辱他人,現行法律第246條就規定了侮辱罪,以暴力方法或其他手段公然侮辱他人,情節嚴重的,最高可以判處3年有期徒刑。

    “雖然這個最一般來說是親告罪,不告不理,但是如果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那就可以變成公訴案件。”羅翔稱,在司法實踐中,如果公然侮辱他人,導致他人死亡或者導致他人自殺,通常都可以理解為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從而變成公訴案件。

    羅翔介紹,最近幾年,網絡侮辱誹謗的現象越來越猖獗,所以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一個條款,即如果在親告的情況下,人民群眾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搜集證據存在困難的時候,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相應的證據,來加大對侮辱誹謗罪的打擊力度。

    南方都市報(nddaily)、N視頻原創報道

    出品:南都即時

    采寫:南都記者 陳燕 敖銀雪 楊苓妍 楊天智

    南都評論:加強網暴治理,預警預防要給力

    日前,中央網信辦印發《關于切實加強網絡暴力治理的通知》。通知提出,網絡暴力針對個人集中發布侮辱謾罵、造謠誹謗、侵犯隱私等違法信息及其他不友善信息,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擾亂正常網絡秩序。要建立健全網暴預警預防機制、強化網暴當事人保護、嚴防網暴信息傳播擴散、依法從嚴處置處罰。有效保障廣大網民合法權益,維護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

    新規中,最應當快速全網實踐的當屬“強化網暴當事人保護”的相關措施。 包括:提供一鍵防護功能,使當事人可以一鍵關閉陌生人私信、評論、轉發和@消息等;優化私信規則,用戶可根據自身需要,自主設置僅接收好友私信或拒絕接收所有私信。

    在此前的網暴案例中,一旦發生爭議事件,當事人的主頁總會涌入眾多網民的評論和轉發,如果評論和轉發都行不通,單發一條消息再@當事人或者私信當事人都是常有的事。這使得網暴成為想避避不了、想逃逃不掉的定向打擊。所以, 一鍵防護功能可以說是阻斷網暴保護當事人最為重要的一個步驟。

    在此之上,其實還有更進一步的空間,那就是保護網暴當事人的被遺忘權。很多當事人在遭遇網暴后,希望通過更改社會平臺的昵稱重新開始生活,但在技術上,部分網暴者通過復制保存當事人的IP網址繞過昵稱搜索的限制,不管昵稱怎么改,總能夠通過IP地址找到本人。

    在網絡上,有不少人提問:微博名改了,該怎么找到他。一條回復列舉了諸多辦法,比如,微博直接搜索他以前的微博名,以前有人@他或者轉發他的微博都會有數據記錄,然后通過評論,轉發人找到他現在的微博;如果保存了他以前微博圖片的水印截圖,可以通過微博名下面的網址找到他,等等。

    所以,平臺或許應該在用戶想要更改昵稱行使被遺忘權時增設一個自主選擇是否屏蔽既往消息的選項,使得過往消息不可見,同時修復通過IP網址來搜索用戶的bug。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網課爆破手”成為網暴新動向。所謂網課爆破手,就是非網課學生進入網課課堂,通過言語侮辱、涂抹ppt等方式干擾教學秩序。特別是有中學歷史教師疑似在遭遇網暴后意外去世,雖然網暴與去世之間的因果關系有待警方調查,但“網課爆破手”們干擾網課,用言語侮辱老師學生的事已經發生多起。

    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網絡空間屬于公共場所,在網絡空間內起哄鬧事,與刑法所講的在公共場所內起哄鬧事性質相同。對實踐中的新動向,具體的監管意見固然有滯后性,但總體精神是一致的。比如,意見要求建立健全網暴預警預防機制,如何防止“網課爆破手”搗亂,讓他們不能隨意進入網課課堂?又如,意見要求分類處置網暴相關賬號,能否做到對參與網暴的賬號快速封號?各項治理措施宜盡快更新。

    新規中還有兩項要求不容忽視。首先是 平臺在治理網暴的過程中,要區分輿論監督、善意批評和網絡暴力,不能在治理網暴的過程中把應有的表達空間干沒了,所以新規要求平臺要建立典型案例樣本庫和細化涉網暴內容標準,把建議意見和言語暴力分清楚。

    其次, 新規要求重點網站平臺要將用戶公共空間發布的評論在本人賬號主頁進行公開集納展示,簡而言之,就是評論關聯主頁,這意味著個人要對自己的公共表達負責。有人在公共評論肆意妄為,在個人主頁禮貌善良,這種反差源于個人主頁是自己精心設置想要展示的前臺,這里有自己認識的好友,有意圖打造的環境,主頁即是人設。以往,即便公共評論再粗鄙也不會影響到人設,但現在公共評論要從后臺走向前臺,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無禮人士理性表達。

    治理網暴新規在阻斷網暴傳播上做出了許多針對性設計,期待能最大程度保護網暴當事人,避免悲劇,塑造友善理性的網絡環境。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錦旗,感謝信
    責任編輯:王蘭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