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論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甘肅日報評論員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明了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意義,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安全和發展環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和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以堅定的意志品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得到有效遏制,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階段性成果,有力應對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平安中國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十分艱巨。同時,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在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迎接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黨的二十大報告指明了做好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并從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等四個方面,系統部署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任務。全省上下要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自覺把維護國家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不斷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扎實做好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工作,努力為維護國家安全大局貢獻甘肅力量。
要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完善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構建全域聯動、立體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要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權益,筑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平不肆險,安不忘危。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也是人民群眾最根本、最重要的福祉。讓我們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充分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強大力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堅實安全保障。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