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甘快說】敦煌風|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狄宣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繼續堅持以發展實體經濟為著力點,是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為今后一段時期的國內社會經濟的發展道路,指明了前進方向。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一個國家的立身之本、財富之源,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實體經濟的發展,事關國民經濟整體的平穩與健康發展的全局。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也是構建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只有將實體經濟做大做強做優,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行穩致遠,立于不敗之地。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實體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一方面,我國擁有雄厚的制造業基礎,過去十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從約17萬億元增長到超過31萬億元,持續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已經建立了全球最完整的制造業產業鏈和供應鏈,為實體經濟的基本盤筑牢了深厚根基。另一方面,還要看到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實體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日益顯現,與世界制造強國相比,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在產業結構、科技水平、創新能力、數字化程度、資源利用率等方面依然存在差距。

    因此,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第一要夯實根基,持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堅定不移地發展壯大傳統制造業,完善工業產業鏈,利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賦能傳統產業,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平臺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加速向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突破制約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在供應鏈管理、品牌營銷、研發設計、終端銷售等的關隘環節,加快推進產業鏈升級、能效升級、載體升級。

    二要務實創新,大力培育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堅持把自主科技創新作為引領實體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以務實創新驅動實體經濟發展,營造創新環境,引進培育創新人才,完善創新體系;積極推動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發展,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推進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現代化產業體系。

    三要扎實保障,健全實體經濟發展支撐體系。健全制度體系,通過加大制度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加強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有效支撐;統籌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互動良性發展,以“虛”濟“實”、同行共進,實現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協調發展;加快金融體系改革,激活金融活水,多措并舉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保障經濟循環暢通,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為實體經濟良性發展提供有利經濟環境。

    總而言之,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是穩固我國經濟發展基本盤,贏得國際經濟競爭主動權的根基所在。唯有厚植中國式現代化的實體經濟根基,以高新技術、新興產業為高質量發展添能賦勢,方能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貢獻。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