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1月12日電 題:甘肅平涼:供熱改造讓老舊小區不再“畏寒”
新華社記者王紫軒
立冬過后,天氣漸寒,59歲的趙玉萍身著單衣站在窗前,哼著秦腔欣賞冬景。此刻,屋外溫度已接近零下,屋內卻宛若陽春,暖意融融。
趙玉萍家住甘肅省平涼市的一處老舊小區。前些年,這里和大多數小區一樣采用分散燃煤鍋爐供熱,室溫時高時低、冷熱不均。隨著供熱內網年久失修,跑冒滴漏、銹蝕、循環不暢等問題不斷發生,加上串聯供熱導致各戶相互影響,供熱效果每況愈下。冬天成了居民們最難熬的季節。
“以前雖說有暖氣,但只有一兩個屋子勉強算得上暖和,輕易不敢洗澡,就怕感冒。電暖氣、電熱毯早晚輪著用,每月光電費就得多交200多元。”趙玉萍說。
甘肅省平涼市一家供熱公司工作人員正在老舊小區居民家中檢修。(受訪單位供圖)
為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平涼市自2017年起開展老舊住宅樓改造項目,供熱改造也同步開啟。通過實施暖氣分戶改造、安裝室內溫控調節閥、更換供熱內網管道、增加外墻保溫層等措施,老舊小區冬季室內溫度平均提升了2到3攝氏度。
“在完成改造的老舊小區中,60%以上告別了傳統燃煤鍋爐,開始采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不僅能享受24小時恒溫供暖,節能減排效果也很明顯。”平涼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如今平涼市已實現中心城區范圍內分散采暖鍋爐清零,這幾年的冬天更暖了,環境也更好了。
“現在無論外面溫度怎么變化,屋里溫度總能保持在20攝氏度以上。一家老小‘輕裝上陣’看電視、嘮家常,再也不會‘比賽’著打噴嚏了。”趙玉萍說。
在甘肅省平涼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調度指揮中心的員工們正在工作。(受訪單位供圖)
和趙玉萍一樣,平涼市包含老舊小區在內的30萬熱用戶正逐步迎來更加智慧的供熱服務。目前,平涼市已有3家供熱企業建成信息化調度供熱系統,企業可結合天氣變化調節供熱運行參數。
記者從平涼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平涼市累計投入資金25.93億元,改造老舊小區702個,改造面積超過600萬平方米,惠及6萬多戶居民。(完)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