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甘快看】甘肅臨夏:發展高精尖農業,農民新身份帶來新生活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臨夏市標準化、規模化發展優質現代農業產業,“高精尖”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的就業“蓄水池”作用越發凸顯,越來越多傳統農民投身到現代農業產業,成為新型農業“產業工人”,在家門口圓了“上班夢”!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使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近日,年產值可達1.8億元的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全面投產運行,每天有20萬枝優質級鮮切玫瑰帶著魅力花都的新名片從這座“中國玫瑰超級工廠”走向全國,500多名新型產業工人在這里實現了“就業夢”。

    走進鮮花港的智能溫室,到處呈現出一派火熱的工作景象,產業工人們穿行在綠意盎然的玫瑰花田之中,享受著鮮花賦予這份職業的幸福感。一位產業工人正動作嫻熟的采摘玫瑰花,她就是家住臨夏市枹罕鎮拜家新農村的敏法圖麥。自今年5月初到鮮花港就業以來,通過一系列技能培訓以及技術員的現場實訓指導,她迅速掌握了采摘要點,干活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她告訴記者:“有了穩定收入,心里也踏實了不少。”

    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產業工人 敏法圖麥:以前在家里因為要照顧孩子沒有收入。現在在我們這修的這個鮮花港特別漂亮、特別好,我在這里上班還能照顧家里,平均收入能達到3000元,活也特別輕松。

    馬小玲和敏法圖麥是妯娌關系,今年5月份她們一起結伴來到這里工作,她樂呵呵地對記者說:“正式投產之后,訂單越來越多,大家也很有干勁,多干就能多掙錢。”

    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產業工人 馬小玲:我是采花的,我們的工資是按照計件制計算的,干的多拿得多,我從家庭婦女變成了產業工人,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在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隨著玫瑰產業的大規模發展,像馬小玲、敏法圖麥一樣,有越來越多“靠天吃飯”的“老農民”開始求變求新,從農民變成產業工人。就業收入有了保障,她們都成為了高新特色產業發展的受惠者。

    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產業工人 馬萱墨:我非常喜歡鮮花,我在這里上班,收入很滿意,工作很幸福。

    近年來,臨夏市立足“打造魅力花都·建設公園城市”目標定位,實施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戰略,以“一心一區兩廊五園多點”為主線,充分挖掘整合優勢資源,因地制宜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精尖”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產業結構從單一零散式向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形成了蔬菜、中藥材、花卉、牛羊等產業發展新格局。從各家各戶自己進行傳統種植到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樹莓等現代農業,臨夏市農業生產模式和農村面貌都發生了重大改變,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效激活了農業發展潛能,也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輻射帶動周邊農民就業,促進了新型農業產業工人群體的形成,讓村民不再“單兵作戰”、靠天吃飯,而是成為了有技術、有組織的農業產業工人,有效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