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甘快看】甘肅臨洮:人水和諧繪新景 美麗洮河潤民生

    碧水清波、白鷺飛翔,野鴨嬉戲、游人駐足……初冬時節,漫步在臨洮縣洮河國家濕地公園肖家河段,一幅優美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洮河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不僅給臨洮居民增添了休閑游玩的新去處,也給各種水鳥帶來了棲息地,每到冬天,野鴨、天鵝、斑頭雁等水鳥飛到洮河過冬,形成了一道漂亮的風景線。

    11.jpg?x-oss-process=style/w10

    各類野生水鳥越來越多,反映出的是洮河生態環境的變化。臨洮人民世代依洮河而居,洮河自古以來就被臨洮人民譽為母親河。然而就在前幾年,洮河肖家河段還是沙坑遍地的灘涂地,被群眾戲稱“亂石灘”。

    “亂石灘”轉身為“生態園”的背后,是臨洮縣加速推進河道生態環境治理帶來的顯著變化。

    近年來,臨洮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實施了洮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建成包括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區等在內的五個功能區,濕地植被的抗逆性逐步提高,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得到了有效保護。

    在此基礎上,臨洮縣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開展洮河環境治理。圍繞洮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動真碰硬管好“盛水的盆”和“盆中的水”,通過扎實開展河道清“四亂”、妨礙行洪問題整治、水電站生態環境和水域岸線利用專項整治等行動,洮河臨洮縣全段劃為禁采區,對涉河砂廠全部關停清退。

    “河道治理后,洮河兩岸的環境好多了,還帶動了周圍村莊的群眾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綠水青山真正成為惠及大家的金山銀山!”南屏鎮鎖林村村民石應選說。

    22.jpg?x-oss-process=style/w10

    當下,來到南屏鎮鎖林村洮河邊,寬闊的河面波光粼粼,水鳥成群,水波瀲滟的洮河宛如一條碧綠的玉帶靜靜流淌,令人心曠神怡、心境開闊。如今的鎖林村,已成為縣內外游客爭相前往的“網紅打卡地”。

    位于臨洮縣北部的改河是辛店鎮下杜家村的“母親河”。改河溝下杜家村村級河長杜東升每天都會在河溝兩岸轉一轉、看一看,對發現的河溝內“四亂”問題及時進行清理。

    杜東升說:“現在村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了,大家自覺參與河溝環境整治,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據了解,臨洮縣在健全三級河長體系的基礎上,建立聯合執法和部門聯動機制,成立河長制聯合黨委3個,開展聯合執法檢查23次,解決突出問題6個,形成了“一條河流管到底、重點任務督到底、紀律責任追到底”的河長制工作局面。

    為提升巡河工作效率,臨洮縣投資1.69億元建成了全省首個具備預警、預案、預演、預報功能的智慧水利建設工程,積極打造數字孿生洮河,引進智能機場無人機自動巡邏河道,實現了水安全保障、水生態治理、水資源管理等各項工作的數字感知和智能管理。

    33.jpg?x-oss-process=style/w10

    與此同時,臨洮縣將以美麗幸福河流創建行動為契機,通過4年左右時間,基本形成標準體系全面構建、水生態狀況有效改善、水域面積穩中有升、生態岸線比重大幅增加、河湖岸線可持續利用的格局。

    臨洮縣水務局局長李建宏說:“我們將充分發揮美麗幸福河流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快建設一批水生態環境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性成果,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讓人民群眾擁有更高的安全感、獲得感與幸福感。”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