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關注 > 正文

    “拒絕錄用XX學院一切學生!”,招聘豈能搞“連坐”?

    “拒絕錄用XX學院一切學生!”,招聘豈能搞“連坐”?   

    日前,據《瀟湘晨報》報道,廈門某公司對外表示:“拒絕錄用山東服裝學院一切學生!", 網上還有微信聊天截圖,要求所有子公司部門、合作商必須安排通知到位。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來,此前網傳一男子在外工作,與山東服裝職業學院一女生領證,但是女生又在校和別人談戀愛,該男子發現后,竟然“為愛光腳翻墻進學校討要說法”。這本來屬于純粹的個人情感糾葛,但因為涉事者行為比較極端,在網上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公司下發“拒絕錄用山東服裝學院一切學生”的通知。圖片來源:新黃河 轉自極目新聞

    然而,發生在山東一家職業院校的事,與廈門的公司又有什么關系呢?因此,有不少網民將批評的矛頭指向發布上述奇葩招聘聲明的公司,認為這一做法,純屬嘩眾取寵,是在“蹭流量”。

    一直以來,輿論對于各種形式的招聘歧視,可謂深惡痛絕。其中有不少歧視是隱性的,針對的是某種性別、某些地域,像這起事件中的公司一般,公然表示“拒絕錄用XX學校的學生”的情況,十分罕見。“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僅是招聘中理應杜絕的謬誤思維,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的錯誤觀念。畢竟,發生在一個學校里的事情,只能代表當事個人,涉事學校的其他學生根本不應該為此“埋單”。不搞“連坐”,不極端情緒化地對待公共事件,也體現著用人單位的基本素養。

    離譜的是,當媒體記者聯系涉事公司的工作人員時,對方卻表示,公司的做法是對新聞事件的一個支持,算是“站邊一下”,但具體原因是根據上司的規定。而當記者問起“是否覺得該公告不妥”時,工作人員卻說“他們也做不了主"。

    從這一細節來看,涉事公司的成員存在某種程度上的“站隊”思維。平心而論,一家私營企業在招聘上有所偏好,體現的是經營者的態度,也能讓外界看到公司運營的理念。但是,公司個別人的喜好,不應該上升為公司對外的招聘要求,更不應違背招聘的基本公平原則。將對個體行為的不滿,上升為對某個群體的排斥,本身就是荒謬的。公司對某些公共事件表態,應該保持理性與審慎,而不是盲目地、情緒化地“站隊”。

    涉事公司工作人員回應。圖片來源:新黃河 轉自極目新聞

    涉事公司的表態,不僅沒有引發網民的認可與支持,反而遭到不少批評,這同樣說明,如今多數網民在公共事件面前,還是具備基本判斷力的——不隨便“選邊站”,不搞“連坐”,任性地“貼標簽”,是輿論場上的每位網民都應該具備的素養。

    事實上,一些公司或個人,在某些公共事件面前,希望發聲,本來是非常正常的行為。但網上發布公告也好,網絡社區中的交流也罷,都應該本著理性、公正的原則,對于很多事情,既要將心比心,又要搞清是非曲直,這樣才能兼顧同理心與正義感。

    那些隨意搞“連坐”和“標簽化”的行為,不僅不會產生什么真知灼見,反而會傷害發言者的形象,像上述事件中的公司,將自己卷入輿論爭議的漩渦中,屬于是“蹭熱度”的錯誤行為,其他“旁觀者”應引以為戒。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王蘭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