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旅游 > 天水文旅 > 正文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仙人崖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仙人崖 國家5A級旅游景區仙人崖+(1).jpg

    仙人湖

    仙人崖距舉世聞名的麥積山石窟僅17公里,因有仙人點燈指路的傳說,被認為是仙人集聚之地而得名。這里不僅風景優美,而且還保存著自北魏到宋、元特別是明、清時期大量的造像與壁畫,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佛、道、儒三教兼而有之。

    仙人崖.jpg

    西崖

    仙人崖2.jpg

    靈應寺

    仙人崖石窟主要由西崖、南崖和東崖組成,其中西崖和東崖的羅漢堂全部為殿堂式建筑,南崖以開鑿的洞窟為主。仙人崖石窟精華主要集中于西崖,西崖為主峰,山勢奇偉,山下有一天然的長約80米、深約10米的半月形洞穴,洞穴內一字形依次開鑿洞窟和建造殿宇共十余座,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巧妙結合,渾然一體,堪稱“洞天福地”。明代永樂時期,仙人崖受朝廷敕賜,名靈應寺,成為秦州地區較有影響力的佛教活動場所。這一時期的造像活動逐漸脫離了山崖間開鑿洞窟的方法,主要依托土木結構的殿堂,除佛教造像外,還有部分道教和儒教造像,有唐、宋、明、清各代佛像100多尊,藝術價值極高,明顯地表現出這一時期三教融合的傾向。其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時期的造像與壁畫,為研究我國晚期宗教發展尤其是三教合一的軌跡,提供了非常豐富又珍貴的實物資料。仙人崖現存的明清時期的作品可以說是麥積山石窟的延續和發展。

    仙人崖石窟壁畫.jpg

    仙人崖石窟壁畫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