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關注 > 正文

    復陽人群有傳染性嗎?兒童染疫易成重癥嗎? 抗疫一線專家回應熱點關切

    復陽人群有傳染性嗎?兒童染疫易成重癥嗎? 抗疫一線專家回應熱點關切   

    廣州正落實各項優化防控措施,全力抓好當前疫情處置工作。12月2日,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本輪疫情全市累計報告本土陽性感染者達16.27萬例,目前已累計出院(艙)57760例。感染者出院后會不會復陽?傳染性有多高?會不會留下后遺癥?兒童感染新冠容易變成重癥嗎?針對公眾關心的一系列熱點問題,2日晚,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邀請7位抗疫一線專家參加線上媒體訪談會,作出全面回應。

    唐小平

    復陽者傳染性極低,密接者未發現被感染

    針對備受關注的感染者復陽問題,傳染病防治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唐小平表示:“前段時間,我自己的團隊跟鐘南山院士團隊一起在《國家科學評論》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我們對新冠患者感染不同病毒株的復陽情況進行了研究,從感染最早的野生株,到德爾塔病毒株,再到目前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發現患者都存在一定的復陽率。”他指出,感染野生株復陽率達到7%左右,感染德爾塔變異株復陽率略高一些,奧密克戎也差不多。

    不過,針對復陽病例的研究發現,其傳染性非常低。唐小平說,復陽人群核酸檢測顯示,其Ct值大多大于35,小于30的比例僅為5%以下。隨后,對這極小部分Ct值小于30的人群,專家們進一步進行研究。“首先,我們對其病毒進行培養,均未培養出新冠病毒。其次,對其分泌物進行PCR檢測,沒有檢測出完整的病毒基因,只是一些基因片段。最后,對所有復陽患者的密接者進行隨訪,未發現被感染者。”他說,“我們研究的結論就是,復陽人群總體上是安全的,傳染性是非常低的。”

    接下來,廣州防疫的難點和重點在哪?唐小平認為,首先不要對新冠有恐慌情緒,總體來說,患肺炎比例非常低,逾九成感染者均無癥狀。目前,防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針對重點人群,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要提高疫苗的接種率。唐小平說:“當前廣州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第一針的接種率達到85%以上,但8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率還是偏低,只有百分之五十幾,特別是第二針和第三針,接種的比例更低。所以,我建議加強老年人的疫苗接種。”此外,為了防止出現醫療擠兌,廣州需做到未雨綢繆。“目前正考慮加強一些定點或亞定點醫院的ICU建設,進一步提升重癥病例治療能力。”

    張忠德

    中醫藥效果好,多數患者24-36小時緩解癥狀

    廣東省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專家組組長、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指出,經廣東省專家組對大樣本患者詳細研究發現,這一波疫情的核心病機是風熱夾濕,與今年初上海和香港疫情的核心病機非常相似。根據核心病機,中醫設定的主要治療原則是祛風、清熱,加以化濕;治療方案是以治療風熱夾濕的經典方藥銀翹散和藿香正氣散進行加減來治療。

    他表示,目前,無論是在定點醫院還是方艙,有發熱、喉嚨痛、咳嗽、腹瀉等癥狀的患者,經過治療,大多數能夠在24小時至36小時內緩解癥狀,中醫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對于90%以上的無癥狀感染者,我們根據患者體質以及目前的氣候特點、廣州的地理位置,進行了一些中醫藥辨證治療,防止無癥狀感染者向有癥狀發展,且能夠加快核酸轉陰的時間;對一些有癥狀的患者或普通型患者,早期、全程、足量、準確地用中醫藥進行干預,可防止向重癥患者發展。”

    張忠德還強調,一些特殊人群接種疫苗后,如果感染了,一定要早期、全程、準確地使用中醫藥。尤其是一些重點患者,在使用核心病機通方的同時,要以中醫“一人一策”“一人一方”進行治療,這可以大大防止患者向重癥發展。“這是我們近三年來在上海、香港等地抗疫救治中得出的經驗。”張忠德說。

    鄧西龍

    長期隨訪發現,康復者出院后未現明顯后遺癥

    老年人、小孩、孕產婦等群體,是新冠易感人群。如何為這部分群體的健康安全保駕護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鄧西龍表示:“我們會特別關注這部分人群,對其占比進行分析。”她說,在目前的收治人群中,14歲至60歲身體狀況相對較好的患者占60%,剩余40%的患者中,80歲以上的患者占5%。

    鄧西龍指出,3歲以下患者感染新冠后出現呼吸道癥狀的比例較高。對這部分群體,會在定點醫院組織專門的兒科團隊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發現,這類感染者只需2-3天時間,癥狀就可以緩解。”

    另一類需高度關注的群體是孕產婦。“臨床癥狀方面,孕產婦的新冠癥狀并未比普通人群更嚴重,但考慮到她們的特殊情況,我們對孕產婦的用藥相對來說更加小心。”她說。對孕晚期患者,醫院婦產科團隊會評估其什么時候分娩、采取哪種方式分娩更加安全,“在我們醫院,經過專科團隊的跟進以后,所有孕產婦都能安全度過這個時期。”

    另外,80歲以上群體也被重點關注。“我們觀察到,由奧密克戎病毒直接導致老年人重癥的并不常見,基本上還是由于其自身的基礎疾病導致病情加重。目前我們醫院ICU收治的,多是八九十歲以上的患者。”她說。

    針對“長新冠”的問題,鄧西龍則表示,2020年以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對所有新冠病毒株感染者都有收治。通過對疫情初期的病人進行長期跟蹤隨訪發現,如果病人在住院期間并非重癥和危重癥,那么其癥狀在3個月左右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緩解;重癥患者出院后通過開展積極的康復鍛煉,恢復階段的癥狀也很容易得到緩解。到奧密克戎變異株階段,市八醫院處置的由病毒引發的重癥基本為零。對本土疫情中的新冠康復者3個月的隨訪,并未發現有明顯后遺癥。因此,大家無需過于擔心和恐慌。

    徐翼

    兒童感染普遍癥狀輕,筑牢家庭“防火墻”很重要

    目前,新冠疫苗接種有年齡限制,一般不建議3歲以下的嬰幼兒接種。針對這部分沒有疫苗“護體”的寶寶,如何預防感染?

    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中南)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內科主任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徐翼指出,從感染奧密克戎毒株或既往其他新冠毒株的兒童病例來看,其臨床癥狀一般較輕,主要包括發熱、咳嗽、乏力、腹瀉、嘔吐等。其中,發燒的熱程較短,3-5天就能夠恢復。此外,感染新冠的兒童病例發展成肺炎或重癥、危重癥的比例也比成人低。因此,爸爸媽媽不必過度焦慮。

    此外,從國內外兒童病例的發病情況來看,兒童感染新冠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家庭聚集性發病占比高。目前資料顯示,這一比例高達90%以上。因此,提醒包括父母在內的家庭成員一定要接種新冠疫苗,給孩子筑牢避免感染新冠的“防火墻”。

    龔四堂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黨委副書記龔四堂同樣提醒廣大寶爸寶媽,面對新冠疫情,家長要完成疫苗接種,只有大人打了疫苗,孩子感染的幾率才能降低;平時也要保證孩子飲食均衡,提高身體免疫力。

    黎毅敏

    八類人群感染后更易引發重癥

    哪些群體感染新冠后更容易發展為重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黎毅敏表示,有8類人群需特別注意: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本身有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患有糖尿病、慢性肝炎、慢性腎功能不全等慢性基礎病的患者,以及處于治療狀態的腫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患有風濕性免疫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以及艾滋病患者等,需要長期口服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藥物導致免疫功能減退的人群;器官移植者;BMI≥30的肥胖人群;晚期妊娠和圍產期女性;重度吸煙人群。

    這部分群體應如何做好防護?黎毅敏建議,如果有基礎疾病,需要積極治療;如原本就長期用藥的患者,感染后不建議擅自停藥,一定要向醫生咨詢或到醫院就診。建議吸煙人群戒煙,并在醫生指導下開展適宜的運動。此外,也需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心理的健康狀態。

    寧玉萍

    加強科普消除感染者“病恥感”

    不少人擔心奧密克戎病毒會對大腦造成損傷,導致各種后遺癥,對此應如何看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黨委書記、廣州醫科大學精神衛生學院院長寧玉萍表示,奧密克戎毒性不強,基本不會引發腦部癥狀,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其會對腦部造成損傷,大家不用驚慌。

    部分老年人確診后有“病恥感”,應怎么應對?寧玉萍認為,“病恥感”源于對病毒感染的不理解,覺得患上了很嚴重的疾病,或是覺得由于自己沒有做好防護被感染,生怕被親友鄰居責備,將責任都歸到自己的頭上。她建議:“首先要多進行科普,目前的病毒毒力并不強,絕大多數感染者為輕癥或無癥狀,所以不要讓他們對病毒產生恐懼和病恥感。當然,同時也要科普病毒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盡量動員老年人完成疫苗接種。”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