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定海園一里社區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楊巖)防疫三年,形勢突變。隨著疫情政策調整,不少朋友因居家防護,生活節奏的改變出現了恐慌、焦慮的情緒,為更好地幫助大家在疫情期間加強自我情緒的察覺和管理、掌握情緒管理的技巧、發展自我心理彈性。12月8日-12月9日,北京市通州區定海園一里社區攜手北京耀晨心理健康促進中心給社區居民等舉辦了“疫情期間的情緒調節”“疫情期間的心理調節”云課堂。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徐老師講授了“疫情期間的情緒調節”課程。徐老師說,覺察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如果有了不良情緒,首先要尋找到癥結所在,其次是學會接納情緒,盲目對抗焦慮只會引發更大的焦慮,所以順其自然方能順應變化。
課程中,有居民提出,疫情期間恐懼感倍增,擔心疫情恢復不了,自己無法正常社交,感到非常害怕。還有居民咨詢,莫名其妙的出現了憤怒、暴躁情緒,該如何解決?徐老師一一給予了詳細解答,并講述了緩解焦慮的方法。
心理老師講授的第二節是“疫情期間的心理調節”,讓大家了解自己的壓力狀態。老師先是帶大家嘗試了一項小測試,是一種轉動視覺測試,通過大家對觀察測試圖產生的反應,老師向大家娓娓道來,細致地講解了測試的目的以及壓力相關的知識、來源和影響,重點對壓力造成的睡眠問題進行了深入解析。居民劉先生說:“半夜經常會醒,再次進入睡眠會有一些困難,睡眠質量不好。”老師回復道:“疫情期間,大家需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進行心理情緒適當調節,不用過分擔憂。”大家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了評估睡眠質量的問題測試。從測試分數看,大家沒有出現焦慮的情況,這是很好的現象。一系列問題帶大家直觀的了解了自己所不知道的睡眠情況。之后,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一些緩解壓力的方法,并帶領大家做舒緩運動,活動獲得了大家一致好評。居民王阿姨說:“老師講課非常清楚,通俗易懂。”
本次講座對更好地開展社區心理健康教育、營造良好的社區氛圍具有重要意義。在普及心理學知識、強化心理健康意識的同時,幫助居民們緩解了疫情期間的壓力,健康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