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福建 > 正文

    鐘南山鄭小瑛陳立人等被授予廈門榮譽市民

    鐘南山鄭小瑛陳立人等被授予廈門榮譽市民   

    廈門日報訊(記者 詹文)鐘南山、鄭小瑛、陳立人等10人,被授予廈門市榮譽市民。27日,廈門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授予第十一批廈門市榮譽市民的決定。

    第十一批廈門市榮譽市民分別為:丁水波、王亞華、加埜智典、孫瑞鴻、陳立人、鄭小瑛、施世杰、鐘南山、趙建輝、黃軍華(排名按姓氏筆畫為序)。

    鐘南山、鄭小瑛來自國內其他城市,這是廈門首次將非廈門戶籍的其他國內突出貢獻人士評授為榮譽市民。截至目前,廈門共評授榮譽市民十一批241位。

    榮譽市民授予范圍擴大

    《廈門市榮譽市民稱號授予辦法》(以下簡稱《授予辦法》)自1996年頒布施行以來,截至2018年,共評授十批231位對廈門經濟建設、社會公益事業和對外交往作出突出貢獻的港澳臺同胞、華僑和外國人士為“廈門市榮譽市民”,涵蓋22個國家和地區。多年來,這些榮譽市民在促進廈門市對外交流合作、招商引資等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方面,作出積極貢獻,取得良好帶動示范效應,促使更多境外企業家和各界人士關注廈門發展、投身廈門建設。

    去年8月,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對《授予辦法》作了修正,最大的變化,就是擴大了榮譽市民的授予范圍,“非本市戶籍的其他國內人士”對廈門市有突出貢獻的,也可授予榮譽市民。廈門市僑辦負責同志在介紹本次榮譽市民評授工作時介紹,此前的授予對象主要限于港澳臺同胞、華僑、外國人士,法規修正后,充分體現廈門市的包容性、開放性,榮譽市民授予對象范圍不受國籍、地域及領域限制,目的是要調動國內外各界人士的積極性,進一步激發他們對廈門市的建設和投資熱情,促進廈門市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以法治力量為廈門聚天下英才。

    他們是廈門人熟悉的老朋友

    此次通過的第十一批廈門市榮譽市民,其中兩位非廈門戶籍,來自國內其他城市,但對廈門有突出貢獻。對于廈門人來說,他們一點都不陌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老朋友——鐘南山和鄭小瑛。這是廈門首次將非本市戶籍的其他國內人士評授為榮譽市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始終心系家鄉廈門的發展建設,其父母均是廈門人。長期以來,鐘南山致力推動廈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帶動提升了我市呼吸醫學科的診療水平,為廣大呼吸病患者帶來福音。國內首個以他命名的“鐘南山院士名醫工作室”落戶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4年來,他和團隊成員定期到醫院開展查房,指導疑難重癥患者診治和學科發展。中山醫院8個呼吸亞專科迅速崛起,微創介入新技術“遍地開花”,尤其是高難度氣管鏡、胸腔鏡復雜手術屢有突破。

    著名指揮家鄭小瑛也對廈門愛得深切。25年前應廈門之邀前來,組建起我國第一個“公助民辦”性質的廈門愛樂樂團。任職廈門愛樂的15年里,她與500多位優秀音樂家合作,為市民奉上1000多場音樂會,推動中國原創作品《土樓回響》獲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唯一金獎。12年前,鄭小瑛歌劇藝術中心在廈成立,是我國第一所民辦非營利的能獨立完成歌劇制作的歌劇人才機構,榮獲多項國家級大獎。已93歲高齡的鄭小瑛,仍活躍在舞臺上,她想“讓歌劇貼近大眾,讓大眾走進歌劇”,推動西方經典歌劇“洋戲中唱”。

    他們都為廈門作出突出貢獻

    最新授予的這10位榮譽市民,都為廈門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并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有的在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和廈臺經濟融合發展方面貢獻突出,有的為廈門招商引資、直接投資、開拓市場作出突出貢獻,有的積極為我市發展科學、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事業,有的積極為我市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高層次人才,促進我市高新技術發展。

    陳嘉庚先生長孫陳立人,因在弘揚嘉庚精神方面作出突出貢獻被授予廈門市榮譽市民。20多年來,他多次組織聯絡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陳嘉庚后裔到家鄉集美及祖國各地參觀,繼承祖父遺志無私幫助華僑博物院發展,將1000多件個人珍藏的僑史文物和土生華人文物資料捐贈給博物院,協助開展口述歷史工作,留下許多珍貴的華僑故事。上世紀90年代起,他還密切聯系南僑機工后裔,走遍多地尋訪慰問健在的老機工,參與尋找檔案史料支持南僑機工史料的發掘及研究,宣傳南僑機工的抗戰救國精神。

    這些榮譽市民中,有不少是高層次人才。比如趙建輝,10多年前到廈門創業,成立瀚天天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是全球第一大碳化硅半導體純外延晶片生產商,是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他帶領團隊開發出國際領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打破了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擁有近30年先進半導體制造行業經驗的黃軍華,是廈門士蘭集科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帶著團隊僅用不到4年就實現了士蘭在廈門的第一條12吋生產線的建設和量產,創下國內12吋晶圓廠建廠快速上量的記錄,同時帶動了一大批集成電路產業上下游企業先后落地廈門。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榮譽市民除了在各自領域用實際行動支持廈門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還樂于承擔社會責任,踴躍為廈門發展獻計獻策,熱心慈善事業,積極參與扶貧濟困。比如特步集團創始人丁水波,帶領特步累計捐贈物資超5億元,連續贊助13屆廈門馬拉松賽;臺商孫瑞鴻也身體力行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捐資助學和各種慈善捐贈共計1300萬元。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