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2022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春季多地氣溫突破1961年以來最高,高溫出現早;7月中旬隴東南地區出現特大暴雨,慶陽遭遇罕見洪澇災害;夏季出現最強高溫天氣,54站次達極端高溫事件標準……1月3日,甘肅省氣象局發布“甘肅省2022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全面回顧了甘肅一年來10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天氣氣候事件。
事件一
2021/2022年冬季降水量創60年之最
冬季(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甘肅全省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76%,為1961年來最多;24個縣(區)降水量偏多1倍以上,最大偏多2.5倍(迭部),最大積雪深度為23厘米(崆峒,2月6日)。全省平均降雪日數13天,為近10年來次多。除白銀外,河東各市(州)出現大雪,增加了土壤蓄墑。據衛星遙感監測,祁連山甘肅區域穩定性積雪面積與歷年同期相比偏多三成。
事件二
2月低溫雨雪疊加有效削弱越冬病蟲害
2月,甘肅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2.0℃,為近10年最低;降水量較常年偏多1倍,為近60年最多。月內降雪日數偏多、影響范圍廣, 18縣(區)降雪過程持續時間在5天以上,其中渭源、烏鞘嶺在10天以上,全省大部出現2~15厘米的積雪,低溫雨雪疊加,有效減少了病蟲害越冬基數。
事件三
春季多地氣溫突破1961年以來最高,高溫出現早
全省春季(3—5月)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6℃,為1961年以來次高;其中21縣(區)春季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最高,主要出現在酒泉、張掖、白銀、蘭州、臨夏和甘南市(州)。
春季高溫主要出現在5月上旬和下旬, 5月4日省內出現高溫天氣 (敦煌,35.7℃),較常年偏早29天。
事件四
河東首場透雨偏早,蘭州春季降水為近60年最少
4月24日,甘肅河東出現2022年春季第一場區域性透雨,較常年同期偏早4天。
全省春季平均降水量67.6毫米,為2012年以來最少;80%的縣(區)降水量較常年偏少,其中11縣(區)位居1961年以來前三少。蘭州市春季降水量16.8毫米,較常年偏少7成,為近60年最少。
事件五
7月中旬隴東南地區出現特大暴雨,慶陽遭遇罕見洪澇災害
7月11—16日,甘肅張掖以東出現大范圍強降水天氣,隴東南出現273站次暴雨、47站次大暴雨、6站次特大暴雨。7月15日慶陽市慶城縣境內最大降水量373.1毫米,最大小時雨強84.9毫米,暴雨導致當地發生罕見洪澇災害。據黃委會水文部門測報,馬蓮河慶陽站最大洪峰流量達5100立方米每秒。
事件六
夏季出現最強高溫天氣,54站次達極端高溫事件標準
夏季(6—8月)全省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均創1961年以來最高值。
共45縣(區)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54站次達日極端高溫事件標準。酒泉、張掖北部、臨夏北部、蘭州和隴南市(州)高溫累積日數達10~35天,9縣(區)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其中舟曲4次突破歷史極值,高溫持續日數達13天。
事件七
8月降水極端性強,干旱區金塔縣單日降水量超年均值
8月有9縣(區)出現日極端降水事件,其中榆中(130.6毫米)、金塔(88毫米)、夏河(55.3毫米)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
干旱區的金塔縣單日降水量達年平均降水量的1.4倍,半干旱區的榆中縣日降水量達年平均降水量的近4成。
事件八
氣象干旱嚴重,旱情多次反復,影響范圍廣
2022年出現春夏秋連旱,氣象干旱影響時間長、范圍廣,旱情多次反彈。其中夏季重旱49縣(區),主要集中在隴中、甘南州和隴東南的部分地區,永登、安定和通渭重旱日數為51~65天。
受夏季長時間高溫少雨和階段性降水共同影響,隴中大部、天水市和甘南州等地干旱反復,7月上旬中旱以上面積占全省51%。
事件九
汛期降水連續偏少,氣溫持續偏高
2022年汛期,甘肅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8.2%,為近5年次少;降水日數為近10年最少,同時汛期各月氣溫均偏高,總體偏高1℃,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長時間高溫少雨對農牧業、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等影響較大。
事件十
秋末冬初冷空氣頻襲,多地出現特強寒潮
11月27—30日,甘肅省出現大范圍強寒潮過程,共43縣(區)出現寒潮,其中20縣(區)強寒潮,10縣(區)特強寒潮,馬鬃山和烏鞘嶺的日最低氣溫突破11月歷史極值,此次寒潮過程的影響范圍和強度為歷史同期第三。12月16—18日,全省共47縣(區)出現寒潮,其中16縣(區)強寒潮,5縣(區)特強寒潮。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