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嘔吐4小時誤以為是胃病,男子中招死亡率最高的基底動脈閉塞
近日,男子在家突發頭暈,連續惡心嘔吐4小時,誤以為胃部不適未及時就醫,吐到意識模糊才被發現,家人緊急將他送醫后被確診為“最兇險”“死亡率最高”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基底動脈閉塞。萬幸的是,武漢市普仁醫院迅速為于先生開通綠色通道手術,從入院到血流恢復,僅用時50分鐘,醫護們與死神賽跑,將他拉出了鬼門關。
1月4日17時左右,59歲的于先生(化名)在家突發頭暈,連續惡心嘔吐長達4小時,被發現時意識已經不清,家人緊急撥打了120將他送至武漢市普仁醫院急診科。此時,于先生已經出現昏迷癥狀,急診科立即為其開通卒中綠色通道展開緊急救治。
頭部CT檢查排除顱內出血,根據患者臨床表現,武漢市普仁醫院神經內科專家團隊迅速判斷病情,考慮患者為基底動脈閉塞。
“基底動脈閉塞是病情最兇險、死亡率最高、預后極差的一類急性缺血性卒中,常表現為四肢癱瘓、吞咽困難、昏迷,隨后可出現中樞性高熱、上消化道出血等并發癥,發病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的病情也會隨之加重,甚至死亡,死亡率高達50%-60%,幸存者往往遺留嚴重殘疾。因此,在發病6小時內,快速開通閉塞血管,恢復有效灌注,對于救治這類患者來說至關重要。”神經內科主任黎逢光介紹道。
術中取出的血栓(武漢市普仁醫院供圖)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大腦!在介入導管室的協同下,神經內科專家團隊立即為患者急診行腦動脈機械取栓術,在于先生頻繁嘔吐、病情進行性加重的情況下,僅耗時50分鐘為于先生開通了血管,恢復灌流。隨后,于先生轉入病房進行治療,術后第二天,其神志、肢體肌力都完全恢復正常。
記者了解到,武漢市普仁醫院神經內科每年完成的腦血管介入診療手術就超過1400多臺,其中冬季往往是手術量較大的季節。黎逢光主任提醒廣大市民,基底動脈閉塞癥狀以頭暈為主要癥狀,多數伴有頭暈、視物旋轉、視物模糊、復視、走路不穩、惡心、嘔吐、言語不清、飲水嗆咳、吞咽困難、肢體麻木及疼痛等感覺異常、一側或兩側肢體運動障礙等,嚴重者可突然暈倒,甚至會出現昏迷、休克、呼吸心跳驟停等危及患者的生命。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在最短的時間內到正規醫院就醫,以免耽誤了最佳救治時間,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