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張繼科疑似另一張500萬欠條出現?中央政法委發聲!
4月3日晚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微信公眾號
針對“張繼科事件”發文
《“張繼科”刷屏,要查清三件事》
“巨額賭債”“女星私密視頻”“敲詐勒索”……當這些關鍵詞集合到一起時,一場流量的狂歡已然開始。“搬來小板凳吃瓜”是網友的普遍心態,網友可以有,但有關部門不行,切實肩負起職責,才能掃清網上的一地雞毛。
要查清有沒有人違法犯罪。這些熱詞個個涉嫌違法乃至犯罪,早已超出“民不舉官不究”的范疇,查清違法犯罪行為到底是否存在,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應有之義。有關部門對已經查清的盡快公布,沒有查清的盡快行動起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人會因為“特殊身份”而被網開一面,該嚴懲的嚴懲,該澄清的澄清,這是大家對公平正義最質樸的期許,這份期許理應被滿足。
要查清有沒有人造謠誹謗。違法犯罪自然不能被放過,造謠誹謗當然也不能被容忍,查清事實才能給所有人一個交代。沒有人應當遭受不白之冤,是不是“實錘”也不能聽一面之詞。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吵不休的時候,就應當有權威部門站出來,用證據確鑿的事實定分止爭,如有謠言,定要讓造謠者付出代價。這是我們對秩序最真摯的向往,這份向往理應被回應。
要查清有沒有人渾水摸魚。每有“熱點”,必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有的興風作浪推波助瀾,有的嘲諷謾罵充滿暴戾之氣,有的趁機編造虛假信息收割流量。這些亂象有如“借尸還魂”,在一次又一次的“熱點”中死灰復燃,網友已經忍的太久,必須嚴查嚴管。所謂“網絡熱點”就應當在法律與秩序的軌道上歸于平寂,讓所有人在懲惡揚善的“大結局”中收獲安心,這是所有網友的心愿,這個心愿理應被實現。
“張繼科事件”再發酵疑似另一張“欠條”浮出水面?
4月2日,一個名為“記者郝成”的加V認證賬號,在社交媒體曝光了疑似張繼科另一張500萬的“欠條”照片。照片中的落款顯示疑為“張繼科”,而在這張欠條上有“500萬元賭債”等字樣。4月3日,記者聯系上中國經營報記者郝成,向其詢問該照片來源,他表示自己也是從別處看到,“沒辦法求證真假和出處了。”
加V認證賬號在社交媒體爆料
張繼科曾多次身陷賭博傳聞
身為奧運冠軍,又有高顏值及桀驁不馴的“人設”,這些年,張繼科文體兩開花,是媒體和廣告商的寵兒,賺錢易如反掌。2017年,《體壇周刊》公布了中國體壇財富榜,張繼科2016年以6000萬元收入排在第二,僅次于孫楊。
吸金能力超強的張繼科,為何屢次被傳出債務問題?從其過往經歷或可見端倪。
2004年10月,張繼科因違反隊規被退回省隊。據《體壇周報》當年報道,新秀張繼科因借某位體壇大腕的銀行卡參與博彩性質的“游戲”,輸錢后無法面對殘酷的現實而在外出比賽的過程中離隊出走。幾經輾轉后才被找到。直到2006年11月,才重回國家隊,正式開啟了他的乒乓球職業生涯。
網傳《體壇周報》當年報道照片
無獨有偶,據2015年7月中國新聞網轉載《金陵晚報》報道,有德國媒體報道,2015年3月國乒在德國參加比賽期間,張繼科被發現曾經偷偷溜出酒店,和一群人一同離開,“他們的目的地是賭場……”。此外,記者搜索發現,在2019年曾有網友爆出明星行程,其中提到張繼科2月內2次前往金邊,而金邊的博彩業在東南亞相當出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