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北京市通州區玉橋街道舉辦“孝行玉橋”夕陽紅交流活動

    (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劉晨曦)6月6日,北京市通州區玉橋街道與北京市通州區春曉心理社會工作事務聯合主辦了“孝行玉橋”夕陽紅交流活動,通過“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為”成果,持續深化“孝行玉橋”品牌建設。養老服務聯合體成員單位代表、老年志愿者代表,以及19個社區的老齡工作者等參加活動。

     

     

     

     

    玉橋街道聯合北京市通州區春曉心理社會工作事務所在“三大三強”教育形勢下開展夕陽紅交流活動,深化“孝行玉橋”品牌建設,激活老年人成為基層治理新主角,讓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高質量答好“二十年之問”的目標更明確、路徑更清晰、落點更精準。在《老有所樂》的視頻展示中,收集了社區老年人原創的文藝作品,汲及舞蹈演出、書法繪畫、詩歌朗誦等八大主題,內容鮮明鮮活,形式多樣,傾注了玉橋街道做好養老服務的決心,展現老年朋友對街道的熱愛和精神面貌。在《老有所養》的分享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代表、玉見APP負責人、養老驛站代表作為養老服務聯合體成員單位人員踴躍發言,分享多角度、深層次的為老服務成果。用醫療“觸角”為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用智能化方法共同營造有廣度、有速度、有溫度的“玉橋互聯網家園”,讓養老驛站成為老年朋友的“幸福之家”、老年生活的“加油站”。在《老有所為》環節中,“樓門文化代表”毛紹業,從18年來樓門文化的不忘初心到傳承發展的展望說道:“樓門文化打造就是相知、相親、守望相助。我們要做熱心人、有心人,走到居民身邊,了解他們、回應他們的需要;要做聯系人、帶頭人,主動承擔,起到橋梁作用;要做善于學習的人,以方針政策為基礎,結合政府服務,掌握新的科技手段,才能更好的為居民服務。”“文化宣傳代表”徐國營表示:“我在愛人的鼓勵下,發揮自己攝影的特長,參與到社區的志愿服務中,我找到了歸屬感。”像徐國營這種夫妻檔、全家總動員上演了一幕幕溫暖的故事。交流現場自社區的“小巷管家”代表、“文明引導”代表、“孝老助老”代表也分別作了分享。他們為社會安寧服務,以身作則倡導文明城市建設,用實際行動踐行和傳播著黨的二十大精神。

     

     

     

    在交流中,每位代表都結合自己的服務領域作了莊嚴承諾,夯實養老事業發展與基層治理的基礎,強化樞紐作用,成為一名踐行者,做政策的“好幫手”、百姓的“貼心人”,將“孝行玉橋”服務帶到每位老人身邊。社區為養老服務聯合體成員單位頒發了“養聯體成員單位”聘書,聘請志愿者代表為“孝行玉橋”品牌大使。

     

     

     

     

    玉橋街道民生辦主任薛美麗表示:街道從發展老年協會、夯實養老機構、建立“養老服務聯合體”、搭建需求對接平臺四個方面踐行“孝行玉橋”建設,并通過交流研討活動了解民聲、匯集民意,回應時代所需、老年人所想,拓寬養老服務思路,助力老年人參與基層治理的發展,提升社區治理新效能。下一步,街道將繼續深挖社會資源,發揮品牌帶動效應,在保障老年服務不斷提升的基礎之上,以社區和養老服務聯合體作為重要支撐,鼓勵和帶動老年人發揮余熱,積極參與到基層治理中,“從自身做起,共唱一曲夕陽紅”。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