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荒年代,天與地之間蘊含著自然法則:下雨下雪、打雷閃電,地上會刮大風、起大霧……這些自然法則雖然繁多,但是都蘊含著一種極有規律的法則。伏羲長時間與自然接觸,隱約間觸摸到了天地間的變化之理。
天地變化紛繁之際,伏羲縱然擁有大智慧,也極難發現。伏羲只是知曉,天地間存在規律,卻無法把握住這絲絲規律,像一只無頭蒼蠅一般到處亂轉。
天地變化,陰陽協調,天與地皆以一種循環的方式運轉。伏羲仔細觀察周圍每一個變化的事物:湖水慢慢變化為水汽,漂浮到空中,再形成云彩,云彩匯集,慢慢形成雨滴,雨滴墜落大地,滋養萬物。而落入大地的水,慢慢匯集成河流,河流再次流入湖中,變成湖中之水,這便是水的循環。
伏羲慢慢推演,感悟周圍的變化。明白水的循環后,伏羲心想水是這樣循環的,那其他的呢?萬物繁衍,生老病死。人的身體會衰老,但是他死去之前,會留下后代子孫,舊的生命逝去,新的生命誕生,這也是一種循環。
伏羲憑借著這一絲感悟開始閉關。在石頭上寫寫畫畫,卻總也感覺少了些什么。隨著時間的推移,伏羲悟出了日月經天、斗轉星移,猜想著大地寒暑、花開花落的變化規律,也越來越迷茫,不知道天地這樣運轉到底是何緣由。
有一天,伏羲在蔡河里捕魚,捉到了一只白龜,他趕快挖了一個大水池,把白龜養了起來。一日,伏羲正在向白龜池里投放食物,只見那白龜在水面上走來走去,如履平地。
伏羲走近水邊,那白龜竟然來到伏羲面前,老老實實站在那兒一動不動。伏羲仔細觀察了一番,見那白龜背上長有花紋: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薅一節蓍草梗,在一片大樹葉上照著白龜背上的花紋畫了下來。
他剛畫完,白龜大叫一聲騰空而起,轉眼不見了。伏羲雖然驚愕,但是看到白龜的貝殼,似有所悟。
伏羲拿著那片樹葉,琢磨上面的花紋,怎么也解不開其中的奧妙。漸漸地,伏羲發現白龜蓋上的花紋中間五塊,周圍八塊,外圈兒十二塊,最外圈兒二十四塊,頓時心里亮堂了,悟出了天地萬物的變化規律唯一陰一陽而已。
伏羲恍然大悟,天地間的自然變化,便是整個萬物規律的集合。伏羲根據萬物的規律,推演出了八卦圖。這八卦圖雖小,卻是整個天地的縮小版。此時,伏羲終于成功地將八卦推演出來。
(摘自《伏羲女媧故事新編》)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