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又一省全面放開落戶 加快外來人口市民化

    近期以來,浙江和江蘇這兩個超級經濟大省先后宣布除個別城市外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江浙放開落戶門檻

    據江蘇省發展改革委消息,近日該委會同省有關部門起草了《關于促進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助力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在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當中共包含18條措施。

    在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方面,江蘇省擬明確:全省(南京、蘇州市區除外)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確保外地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統一。南京、蘇州市區進一步完善積分落戶政策,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連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鼓勵根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功能定位,區分主城區、郊區、新區等區域,分類制定落戶政策。

    此前在7月,浙江省政府網站公布《浙江省推動落實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放開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全省(杭州市區除外)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確保外地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統一,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落實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落戶及配偶等直系親屬隨遷政策。杭州市區進一步完善積分落戶政策,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連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逐步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推行全省范圍內社保繳納、居住時間等戶籍準入年限累計互認,逐步拓展到長三角區域內累計互認。

    這也意味著,作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的江浙,除了杭州、南京和蘇州的市區外,已經全面取消落戶限制。也就是說,包括寧波、無錫、溫州、常州等人口流入較多的經濟大市,落戶門檻都將不復存在。

    此間的一大背景是,近年來我國的城鎮化率增長較快。2022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5.22%,從城鎮化進程本身看,隨著城鎮化率不斷提高,在當前城鎮人口已經接近三分之二的情況下,新增城鎮人口和城鎮化率提升幅度在明顯減緩。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在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接近三分之二的情況下,接下來重點就是要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包括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加快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業領域補短板,加大公共產品供給,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過程。

    因此,外來流入人口多的江浙城市放開落戶,對于提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加快當地產業的轉型升級都具有重要意義。

    多個超大、特大城市松綁

    以省份為單位全面放開落戶條件,過去包括廣東、湖北、山東也提出類似舉措。總體上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地放開落戶的力度不斷加大。目前,一些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雖然仍有一定的戶籍門檻,但這些城市也在大幅降低落戶門檻。

    比如,今年3月13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包括進一步放開學歷落戶,放寬技能人才落戶,放寬投靠落戶、開展戶籍準入年限累計互認,優化完善居住證積分落戶等八個方面。

    杭州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湯海孺對第一財經分析,從杭州的發展來看,杭州不僅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其他人才,比如一個博士生崗位,可能就需要有其他本科、大專或中專生崗位,形成配套和服務,這樣一來,也更能形成良好的人才生態環境,通過這個調整,也有利于進一步健全優化杭州的人才結構。

    7月21日,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意見的通告。《辦法》指出,廣州白云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這7個外圍城區將執行差別化入戶政策,28周歲及以下持有大專學歷并連繳社保滿一年者,可入戶以上7區。該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管理辦法擬實行三年,從2023年7月21日至8月19日公開征求公眾意見。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長黃石鼎表示,廣州無論是傳統制造業還是新興產業,抑或是高端服務業,現在都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工作者。大量年輕人的到來,會產生非常好的集聚效應。

    各地為人才松綁的背后,是各地之間的人才乃至人口競爭。近兩年,很多大城市的人口增速已經大幅放緩,一些大城市人口甚至出現下降。丁長發說,從全國來看,2022年進入到人口負增長階段,城市、地區之間吸引人才、人口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因此即便是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也需要放寬落戶門檻,吸引人才、讓人口流入。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