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化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愛書人的心靈之所:這樣的書房,你是否向往?

    八月的上海是屬于書香的

    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

    將于2023年8月16日至22日

    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

    有書,自然就有愛書人

    無論是講求讀書致仕的古代

    還是倡導(dǎo)終身學(xué)習(xí)的當(dāng)下

    “書房”不僅僅是一個

    屬于“書”的物理空間

    也是關(guān)乎性靈的立命之所

    元·王蒙《芝蘭室圖》(局部)

    今天小藝就想循著書香

    與大家共同探訪古畫中的書房

    齋、堂、室、庵、館、廬、軒、園、亭

    看看他們?nèi)绾卧谶@以書為名的空間里

    照見天地,窺看心靈

    雅居

    書房又叫書齋。齋者,戒,潔也。讀書人將書房叫作書齋,當(dāng)有約束潔凈身心這一層意思。在以文為業(yè)、以硯為田的讀書生涯中,書齋既是他們追求仕途的起點,也是他們尋找自我的歸途。

    歐陽修的《東齋記》中說:“謂夫閑居平心,以養(yǎng)思慮,若于此而齋戒也,故曰齋。”一間古代讀書人理想中的書房,必然是清雅的,是可以讓人摒棄雜念,心神俱靜的。

    明·文徵明《真賞齋圖》

    上海博物館藏

    這幅作品是文徵明80歲時為好友華夏所作。華夏字中甫,收藏金石書畫很多年,鑒賞水平很高,人稱“江東巨眼”。華夏在無錫隱居時,曾在太湖邊修建住所“真賞齋”,這幅畫繪寫的就是這座居所。88歲時,文征明又為好友創(chuàng)作過另外一幅《真賞齋圖》,構(gòu)圖略異,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真賞齋圖》局部

    畫中,“真賞齋”掩映于蒼松翠柏與玲瓏的太湖石之間,可見三間居室,齋主與客人于正中房間對坐,似乎正共同欣賞一幅手卷,一童子侍立一旁。右側(cè)房中兩童子圍爐烹茶。左室無人,然而透過半卷的窗簾,可見書架上陳列的書籍簡牘和幾案上的古琴,顯示了主人高雅的意趣。

    明·唐寅《草屋蒲團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草屋蒲團圖》又名《虛亭聽竹圖》,是唐伯虎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晚期的代表作品之一。畫作描繪了江南初秋,士人于蒲團之上晨讀的情景。整幅畫面的景象清新幽靜,書齋的矮幾上,攤放著一卷書冊,門口數(shù)莖細(xì)竹,疏落似有搖曳之姿。

    文震亨在《長物志》中說到他理想中的書房,“宜明凈,不可太敞。明凈可爽心神,太敞則費目力。或傍檐置窗檻,或由廊而入,俱隨地所宜”。這在很多古畫描摹的書房場景中都可以看到。

    明·仇英《梧竹書堂圖》

    上海博物館藏

    畫上,讀書人靠于椅子上似若有所思,前面桌子上擺放筆墨紙硯。草頂片瓦的涼亭周圍綠竹蔥郁,梧桐長勢繁茂,遠(yuǎn)處群山聳立,清幽簡淡的文人雅意躍然紙上。

    雅事

    圖書一室。香暖垂簾密。

    花滿翠壺熏研席。睡覺滿窗晴日。

    手寒不了殘棋。篝香細(xì)勘唐碑。

    無酒無詩情緒,欲梅欲雪天時。

    有書香、有花香、有茶香,可吟詩、可讀帖、可弈棋……宋人周晉的這首《清平樂》應(yīng)該代表了很多人對于書房雅事的認(rèn)知與憧憬。

    南宋·佚名《人物冊》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陳繼儒在《太平清話》中列舉了一些文人雅士在書齋中的具體活動,如:焚香、試茶、洗硯、鼓琴、校書、候月、聽雨、澆花、高臥、勘方、經(jīng)行、負(fù)暄、釣魚、對畫、漱泉、支杖、禮佛、嘗酒、晏坐、翻經(jīng)、看山、臨帖、刻竹、喂鶴……清人筆記中則以倪正父“鋤經(jīng)堂”,談書房“至樂五事”,謂“靜坐第一,觀書第二,看山水花木第三,與良朋講論第四,教子弟讀書第五”。這些也都是古畫中最為常見的書房場景。

    南宋·劉松年《山館讀書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青松掩映之下,長案臨窗,清風(fēng)徐來。窗外隱約可以聽到書僮清掃落葉的聲響,間或又似乎可以聽到幾聲鳥鳴,倚案展卷,支頤沉思,何等愜意。

    元·佚名《荷亭對弈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池塘邊的敞軒水榭中,綠柳掩映。二人對坐博弈,全神貫注,另有一人側(cè)臥床榻,一手支頤,不知是弈后的疲憊小憩還是戰(zhàn)前的養(yǎng)精蓄神。又有三仕女,一執(zhí)扇,一伏案,一取水,整幅畫面意境悠閑雅淡。

    明·文嘉、錢榖、朱朗《藥草山房圖卷》

    上海博物館藏

    古樹掩映下,草堂一間,堂內(nèi)文士們交談?wù)龤g。堂前修竹夾徑,尚有文士前行,欲赴草堂雅集。這幅作品描繪的是明嘉靖庚子(1540)十月,眾好友應(yīng)邀于隱士蔡叔品的藥草山房雅集的場景。畫作之后的長跋和詩作記錄下了這次賓客歡聚宴飲、詩畫酬唱的景況。

    《藥草山房圖卷》局部

    你心中的理想書房

    又是什么樣的呢?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zé)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