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廠牌RUR在寧波 Downtown公開首演了數字藝術與視覺聲光電大秀“喚·覺”,近十分鐘的秀演中,以黑豹形象打造的原創數字人KEY以DJ身份作為引領者,帶大家進入一個虛實交錯的世界,感受數字藝術、虛擬角色、傳統文化與潮流文化的共生交融的無限可能。
在秀演現場20米巨型LED中,極具末世感的機械巨人緩緩登場,仿佛要掙脫束縛,隨著能量液的注入,倒計時開始,音樂節奏漸強,機械裝置從虛擬中伸展與現實交互,裸眼3D技術下的原創獸型數字人KEY控制現場燈光,結合秀場音效、影像、氣浪裝置帶來了一場視覺和觀感的饕餮盛宴,真正實現了喚醒五感的超現實秀場體驗,其中,賽博刀馬旦形象的驚艷亮相和一秒變裝更是將全場氛圍推向高潮。
一場融合藝術與技術的實驗性視覺秀
本次秀演的視覺總監左北介紹,“從整場秀的反饋上,刀馬旦的形象比較奪人眼球,作為首秀中的重量級角色內容載體,在創作之初,本著弘揚傳統文化的使命感,國粹京劇是最佳選擇,從中我們選擇了以紅色為主色系的刀馬旦穆桂英,并且嘗試用新時代的一些能被年輕人所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呈現。因為是國粹,所以我們在創作過程中始終保持著敬畏之心,從造型細節到肢體動作,也都咨詢了國家京劇院的老師,立求在原汁原味和表達創新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將數字藝術與國粹文化相結合的應用已經在很多領域有所嘗試,但是如何在舞臺中讓觀眾實現沉浸交互式體驗,打破舞臺的“第四堵墻”是本次秀演希望實現的目標。魯懷佳先生作為“喚·覺”首秀的總導演,他介紹說想要從三個方面打破這堵看不見的墻。
首先是技術與藝術的交融;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與純粹的藝術表達,這種結合確保了現場的實時交互性,使觀眾不僅僅是被動接受,更有主觀主動參與的可能。
其次是觀眾的參與性;創作團隊相信,一個成功的秀不應僅僅是單向的,因此,他們希望創造一個環境,讓觀眾、表演者和數字角色都能成為一體,每個元素互為補充。
最后是打破壁壘的視覺體系;整場秀的視覺體系不只是為了震撼,更是為了溝通。
左北也提到,舞臺是融合的藝術,我們不僅是把音樂(聲),燈光(光),內容影像(電)進行了有機融合,同時還在高潮部分加入了物理氣氛,相當于多個維度協同發力,而多維度的細節取舍與整體配合也是整個創作過程中我們始終要面對的挑戰。
綜上,RUR廠牌的“喚·覺”首秀致力于打破傳統舞臺藝術的第四堵墻,利用融合數字藝術將虛擬與現實完美融合,為觀眾提供一個全新的藝術體驗,魯懷佳總導演堅信,這是多元化、多維度未來藝術的方向,也是團隊追求的終極目標。
以“KEY”之名開啟虛擬與現實交互的世界
RUR是英文“realunreal”的縮寫,是基于原創數字藝術融合視覺聲光電的獨立廠牌。廠牌以融合創新為核心,不僅在藝術、技術、形式和表達方面追求融合,這種融合還體現在主理團隊的構成融合上,他們相信在數字時代,創意的力量是無窮的,渴望跳出傳統框架,探索更深層次的自我,為市場帶來全新的產品體驗。在創作中,團隊從以往的內容供應商轉變身份為內容的創作者集群,表達方式也擺脫傳統供應商必須要遵循內容束縛,在廣袤的大主題下,天馬行空的想法和技術應用得到了極大的釋放。
作為RUR廠牌的主理人,李子寧秉持著多年對音樂的熱愛和理解,加之15年數字藝術的工作經驗和創業經驗,是個極具產品經理思維的主理人。在廠牌管理上,他把控核心概念、廠牌和角色定義、產品內容質量和應用場景等。
“對團隊來說RUR就像一面鏡子,在現實與虛擬中認識和面對自己,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在“喚·覺”秀演中感受到對抗抑郁及負面情緒的價值,我們躺平卻不擺爛,打破束縛,勇敢的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基于這樣的考慮,首先從整體創意策劃的層面我們有一套嚴謹且豐富的世界觀及故事線,讓每一個細節連接的過程都能自洽,其次是在美術設計上刀馬旦的角色,融合了賽博機械與傳統京劇,還做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討,最終呈現了現在的賽博刀馬旦的形象;而形式上黑豹KEY的全息艙,讓數字人真正的從大屏幕中走了出來,像是可以打開虛擬現實的大門的引路人”。李子寧介紹說。
“黑豹KEY作為RUR廠牌下第一個虛擬數字藝人,如果說RUR是一面鏡子,那么黑豹KEY的存在就像是我們現實中的核心團隊在虛擬世界里的鏡像映射;他獨特的形象設計就像我們對藝術的認知與追求;他技術實現難度大,就像我們對技術的理解與積累;所以他就想我們整個團隊的精神寄托,在RUR的舞臺上盡情展示著自己的世界”,這是李子寧及廠牌核心團隊對這個角色的設定。
除已經登場的黑豹KEY和刀馬旦這些形象外,未來還將會有各具特色的角色加入到RUR的元宇宙中,帶來更多超乎想象的秀演嘗試,構建屬于我們中國年輕人自己的數字藝術世界。
RUR在未來希望可以成為一個標志性的融合創新的獨立廠牌,融入更多元化的技術形式,并與各創意領域的合作伙伴開展各類聯名秀演,開創全新藝術形式和商業模式的融合,可應用于AI數字藝術者共創平臺、虛擬角色直播、音樂節視覺包裝制作、數字化舞臺裝置、數字藝術聯名展、數字化文旅及文創周邊、數字藝術藏品等眾多領域,將數字藝術、虛擬技術在web3.0時代融合傳統文化的煥發新生貢獻一份力量。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