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熱點 > 正文

    92歲老人燒秸稈被罰寫檢討:如此執法社會觀感太差

    9月5日,一張老人手持檢討書的照片在網上熱傳。

    這份檢討書寫道:我是XX村二組村民劉某某,現年92歲,沒按上級嚴禁秸稈焚燒的要求,在地里焚燒秸稈,被區領導發現,經村干部批評教育,我知道自己的錯誤,愿意接受處罰,永不再燒秸稈。

    此事發生在漢中市南鄭區濂水鎮流西河村,當地村主任回應:“是區里巡查拍照時發現地里有煙,就叫我們去處理的”,“考慮到老人年齡大了,就罰了他100塊錢。”

    圖片來自網絡。

    很多人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非常震驚,表示難以接受。畢竟老人都九十多歲了,理應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護,如今卻成了村里的反面典型,拿著手寫的檢查被拍照被展示。

    人們不忍看到如此高齡的老人被羞辱。盡管人們都懂農村禁止焚燒秸稈的道理,但是照片里的老人還是激起了網友廣泛的同情心。

    除了這張照片,網上還有一張照片疑似是老人在給村主任交罰款的場景,這也讓網友很氣憤。在村主任口中,因為老人年紀大了,所以只罰了100塊錢,本來可以罰500的。言外之意,這已經算是一種優待了。

    然而從農村社會的現實來看,九十多歲的老人哪來的經濟收入?平時可能都是子女晚輩給一些生活費,就算是有政策上的福利,也少得可憐。如今被罰了100塊錢,又在一村的小輩面前沒了臉面,這對老人的心理恐怕也是一種傷害。

    當然,也有一些人有不同的意見。不管人們對焚燒秸稈有怎樣的看法,禁止焚燒已經是一再強調的政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難道就因為犯錯的人年紀大了,就能對他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區別對待?這些想法也并非沒有道理。

    還有人注意到一個細節,這位焚燒秸稈的老人是被區里巡查拍照時發現的,也是今年村里的首例。村里天天廣播宣傳,還被上級單位抓了個正著,涉事村委會也是在重重壓力之下,不得不做出的懲罰。

    一邊是制度的剛性,一邊是人們對老人樸素的同理心,此事引發的爭議,也提醒基層有關部門在處理此類事件時要把握好平衡,不能一刀切。

    圖片來自網絡。

    就此事來看,這位老人年事已高,可能一輩子都是采用焚燒秸稈的處理方式,現在的政策法規,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新變化,可能很難明白,一時之間還是沿用舊傳統,也并非難以理解。當地在處理此事時,顯然應該體諒老人,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而非這種“當眾審判”、讓人社死的處罰方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處罰一位已屆鮐背之年的老人,把他作為反面典型,不會讓人覺得當地在嚴格執法,只會讓人覺得荒誕。這種嚴苛做法所帶來的人倫爭議,對于法規本身的嚴肅性也是一種消解。

    另外,如何看待焚燒秸稈的利弊,不止學界存在爭議,政策層面和農村現實也一直存在某種割裂。有的學者一直呼吁,作物秸稈固然不該隨意焚燒,但也不該一禁了之,而應該采取“禁疏結合”的方式。

    這些都說明,圍繞焚燒秸稈,在很多農村地區還是存在不少的爭議和疑惑,要想避免出現這些違規行為,就需要通過科普和各種宣傳,爭取更大層面的共識。如果只是一味靠強制執行,那就難免有人心懷僥幸,以為不被抓到就行。而罰到一位90歲老人身上的時候,誰看著不覺得難堪?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