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井岡,紅旗漫卷,人如潮涌。沿著當年紅軍的足跡,我們踏上井岡山這片紅色的土地,追尋革命初心,深切緬懷先烈先輩,培育斗爭精神,補足理想信念之鈣。
革命先烈光耀神州
井岡山紅綠輝映,既有秀麗的自然景觀,又有眾多的革命人文景觀。現(xiàn)有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居舊址100多處,其中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就有21處,井岡山已經(jīng)成為一所沒有圍墻的革命歷史博物館。陸定一同志曾經(jīng)說,“井岡山,兩件寶,歷史紅,山林好”。“歷史紅”,井岡山的斗爭雖然只有兩年零四個月,卻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山林好”,是因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井岡山享有“天然動植物園”和“綠色寶庫”之稱。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這里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井岡山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積極投身革命,并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有5萬多名烈士長眠在這里,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只有15722名。從這里走出開國領(lǐng)袖毛澤東和55位將帥,包括朱德、彭德懷、林彪、陳毅、羅榮桓5位元帥,22位省部級領(lǐng)導干部。同時,這里還發(fā)生了許多影響中國革命的重大歷史事件——三灣改編、朱毛會師、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還流傳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英烈故事——謝甲開寧死不屈、永不凋謝的“井岡蘭”、黨和人民永遠的“長工”、張子清師長獻鹽、毛澤東赴“鴻門宴”、曾志魂歸井岡……面對敵人“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的瘋狂與殘暴,我們共產(chǎn)黨人和紅軍戰(zhàn)士沒有被敵人所嚇倒,他們沒有屈服,沒有退縮,依然高昂起頭顱,迎著炮火奮勇前進!
90多年前的烽火硝煙早已散盡,但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這里的舊居遺址,也都見證了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的一切,向我們深情講述和訴說著敵人的反動、人民的苦難和紅軍的英勇。無數(shù)英烈后代和井岡山人民,猶如奔騰不息的贛江水,日夜傳唱著革命先輩們的英勇故事和崇高理想之歌。
2019年2月2日,時值春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習近平強調(diào),要讓廣大黨員干部知道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在井岡山茅坪八角樓革命舊址群,習近平叮囑要保護好毛澤東住處的原物;與全國道德模范以及革命烈士后代圍爐而坐時,習近平說,偉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chǔ),井岡山道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jīng)典之作,從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
紅色教育強化信念
仰望不朽的精神豐碑,就是重溫奮斗的初心,匯聚信仰的力量。井岡山,這片浸透著無數(shù)烈士鮮血的紅色熱土,點滴顯精神,處處是課堂。在茨坪毛澤東舊居,我們從毛澤東調(diào)查研究思想獲得新的啟示;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我們感悟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在井岡山斗爭全景畫聲光電演示館,我們穿越時空尋找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我們緬懷先烈汲取信仰的力量……
穿一套紅軍服、上一堂革命傳統(tǒng)教育課、訪談一位老紅軍后代、看一批紅色革命遺址、走一段紅軍小道、唱一首紅色歌謠、進行一次社會實踐調(diào)查、開展一次紅軍體驗教育活動、吃一頓紅軍餐、親臨一次井岡山斗爭情景再現(xiàn)。走近歷史,方知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身臨其境,才能深切感悟共產(chǎn)黨人的真正初心與使命擔當。
歷史昭示我們:最令敵人所震畏、最令歷史所垂青、最令后人所敬仰的,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力量,就是黨的初心。這種精神力量表現(xiàn)為革命理想高于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堅定信仰;表現(xiàn)為前赴后繼、沖鋒陷陣、浴血拼殺的英勇氣概;表現(xiàn)為從失敗中屹立、從挫折中奮起的堅韌意志;表現(xiàn)為清正清廉、官兵一致的道德境界。
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把生命交給自己從事的事業(yè),無論艱難險阻,不管成敗與否;什么是信念,信念就是對信仰的堅守和執(zhí)著,明知前途也許渺茫,現(xiàn)實也許殘酷,但永不言棄!正如偉人用詩一般的語言預測中國革命的未來與光明前景,他們也同樣堅信,“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嬰兒。”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希望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深刻認識紅色政權(quán)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凝聚和激勵全民族萬眾一心走向復興的精神力量,仍然要求中國共產(chǎn)黨站在高地、走在前列、做出榜樣。我們要時刻牢記這三個“來之不易”,在理想信念上堅定不移,在行動作為上言行合一,永葆與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連的初心,不斷砥礪忠于信仰、獻身理想的高尚品格,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井岡精神永放光芒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紅色搖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創(chuàng)建了中國革命第一塊紅色根據(jù)地——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開辟了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quán)的革命道路,使井岡山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國,孕育了歷久彌新的井岡山精神。那就是“堅定執(zhí)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guān)、依靠群眾求勝利”。
井岡山精神,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jié)合而培育的一種偉大革命精神,是革命前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在這段艱苦卓絕斗爭的磨煉下,我們黨培育形成了閃耀著共產(chǎn)主義光芒的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不但在當年是井岡山軍民克敵制勝的強大精神支柱,而且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仆后繼,成為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源頭。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井岡山精神和蘇區(qū)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鑄就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偉大革命精神。這些偉大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
理想信念之火一經(jīng)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革命理想信念,既要面向未來,從當今世界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總趨勢、當代中國建設(sh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前景中,建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現(xiàn)實基礎(chǔ),又要尋覓歷史,從黨與軍隊和人民的恢宏歷史中,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革命理想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壯麗史詩中,牢記初心,升華精神境界、激揚價值理想。可見,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初心的生動體現(xiàn),在新的歷史時期必將永葆生命力,并成為激勵中國共產(chǎn)黨人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
這也是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帶給我們今天的重大啟示與思考 。
(作者:王岳林,系天水市委網(wǎng)信辦副主任、黨支部書記、市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黨工委副書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