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只看不買?一線城市樓市“銀十”平淡開局

    原標題:只看不買?一線城市樓市“銀十”平淡開局

    國慶長假通常也是樓市傳統“銀十”的序幕。在假期之前,多個城市陸續優化了樓市調控措施,假期樓市表現如何?從一線城市樓市長假期間的表現或可窺見一斑。

    中指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北京新建商品住宅(9月29日至10月6日)簽約116套/1.76萬平方米,日均簽約量較去年假期分別下降48.2%和31.4%。同期,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面積較去年同期下跌45%。

    而在長假前,在利率或限購方面有所松動的廣州和深圳,數據顯示,9月29日至10月6日期間,廣州網簽新建商品住宅15.7萬平方米,較2022年同期日均增加13.2%。在優化樓市調控政策方面,廣州的力度可謂最大。隨著廣州多項利好政策的持續落地,尤其是限購政策松綁,明顯提振了樓市信心,釋放了大量的剛性及改善需求,短期也帶動了市場成交的回升。

    從假期整體表現來看,訪問量及市場成交活躍度較之前有明顯的回升,但市場分化趨勢明顯,尤其是限購政策放開后的番禺、黃埔等區域,市場成交要好于外圍區域,中心區域核心板塊的熱度將延續,但增城、從化、南沙、花都等外圍區域市場成交仍維持較冷趨勢。

    不過,深圳同期新房住宅成交336套/3.45萬平方米,與節前一周相比成交套數減少42%,成交面積減少41%。“雖然看房的人也不少,但真正出手的購房者卻不多。”深圳羅湖區一處新房項目的銷售經理告訴記者。記者走訪深圳多個在售新盤發現,多個新樓盤均推出花樣繁多的促銷活動。最低折扣力度低至88折,可謂“滿城皆是特價房”。

    (深圳羅湖一處新房項目 吳家明攝)

    自8月底深圳跟進執行“認房不認貸”政策后,房貸利率等政策也相繼調整,樓市熱度雖有所回升,但實際成交的情況并不如預期。“購房者對更寬松的政策預期濃厚,所以目前市場沒有特別強烈的反應。”福田園嶺一位資深二手房中介經理告訴記者。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表示,市場對于深圳后續跟進政策的呼聲與預期一直未減,加之中秋國慶雙節超長假期的大規模出游與返鄉,市場在短期內確實有重回觀望的勢頭。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樓市政策的操作空間在收窄,邊際效應明顯減弱。即使是迫切要買房的人,遇到開發商優惠,如“一口價”房源降價了50萬,但房價還很高,加上房子本身的品質沒那么好,也很難讓買家出手購買。這就是當前樓市的困局。

    中指研究院認為,短期來看未來需求端、供應端政策均有優化空間,需求端如核心城市降低首付比例、放松限購、優化普宅標準等,供應端如支持房企盤活存量資產、支持盤活存量閑置地塊、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等。而后續房地產市場恢復仍受下面幾點因素影響:一方面,經濟復蘇及居民信心恢復,這是房地產市場企穩的前提條件。本輪市場恢復需要更長時間,修復過程緩慢溫和,需保持合理預期。另一方面,新房供應或成為制約部分核心城市銷售復蘇的因素之一。短期需求端政策需要優化到位,同時城中村改造系列措施也需快速落地,才能更好地促進市場企穩。預計2023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將低于13億平米;若短期政策優化到位,同時城中村改造系列措施快速落地,預計2024上半年市場將完成筑底。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