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地方中小學生“課間10分鐘被約束”問題受到輿論關注,教育部有關負責同志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堅決糾正以“確保學生安全”為由而簡單限制學生必要的課間休息和活動的做法。
11月20日,陜西西安市教育局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優化中小學校課間活動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課間活動一般為10分鐘,鼓勵學校適當延長課間活動時間”。
該通知稱,每節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通過適度活動或遠眺等方式放松休息。班主任、各學科教師要按時下課,不得采取“拖堂”或其他方式擠占學生課間休息時間,不得對學生課間活動設置不必要的約束,要督促動員學生課間走出教室、到戶外活動。每天上、下午各組織一次眼保健操。
2022年4月1日,廣西南寧市東盟中學利用課間組織學生參加跑操或律動操活動,既增強了學生的體質,又幫助學生釋放學習壓力,助力學生快樂學習。喻湘泉/澎湃影像 圖
通知還提出,開展30分鐘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學校要將在校內開展的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納入教學計劃,列入作息時間安排,保證學生每天校內體育鍛煉1小時。每天統一安排不少于30分鐘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學校可根據實際,因地制宜開展廣播體操、武術操、自編健身操舞,以及跳繩、跳皮筋、踢毽子等簡便易行、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和游戲,使大課間活動成為學生鞏固提高運動技能、發展體能素質的重要平臺。大課間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有適宜的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各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最美大課間”展示活動。
而在課間安全管理方面,通知明確,各中小學校要制定并完善學生校內安全管理制度,細化學校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案和流程,指導學生開展安全有益的課間活動,通過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增加安全防護設施、指派專人在課間巡查等方式,確保學生課間活動安全。
此外,通知還表示要加強督導檢查:各區縣、開發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對轄區中小學校課間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指導學校規范作息時間管理,優化課間活動。對安排不合理、禁止學生課間活動的學校,要督促學校立即整改。各學校責任督學要針對學校規范作息時間、優化課間活動等情況開展實地督導。市教育局將適時組織開展專項督導檢查。
此前,據新華社11月3日報道,教育部有關負責同志表示,中小學校安排課間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學生調節情緒、放松身心、增強體質和防控近視。教育部高度重視學生課間休息,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教育部令第50號)明確,不得對學生在課間及其他非教學時間的正當交流、游戲、出教室活動等言行自由設置不必要的約束。在實際工作中,要求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每節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松。
這位負責同志指出,教育部將進一步督促地方和學校嚴格落實國家有關規定,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堅決糾正以“確保學生安全”為由而簡單限制學生必要的課間休息和活動的做法;將指導地方和學校科學實施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室外場所設施排查和人員值守,加強學生安全常識教育,把安全事故風險降到最低,讓孩子們快樂放心活動。同時,將要求學校密切家校社協作,爭取家長理解和社會支持,共同努力保障學生課間正常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