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81歲退休老人直播教種地一年圈粉十幾萬:喜歡推廣農業技術,不會帶貨

    手機、黑板、粉筆、支架,這是梁振清直播上課的全部設施。81歲的他在面對鏡頭時,仍神采奕奕地用“鄉音”講課。

    他這一生都在跟農業打交道。1998年從湖北恩施鶴峰縣農業農村局退休后,梁振清仍在田間活躍,教農民們種植技術,幫助解決病蟲危害。今年元月,他在孫女的建議下開始直播,教授果樹、茶葉和花卉等種植技術知識。

    流量是種變相的認可,他的粉絲飛速增長,評論區中的提問幾乎是30秒一個,令他既忙碌又高興。

    如今,這位身懷農藝的鶴峰老人正在以他的方式,將畢生所學的農業技術知識傳授至全國各地。

    【1】內疚無法及時解答網友問題

    12月11日,在“梁老師講農業”的直播間里,梁振清正耐心地講授花卉栽培技術。評論區的人來自五湖四海,梁振清則是親切地喊著“朋友們”,好像他并不是一位老師,更像是一個年長的朋友。

    梁振清正在直播。圖/鶴峰縣融媒體

    他每天固定播兩場,分別在上午八點到九點半,晚上八點到九點半,共三個小時。為了直播間人氣旺點,他精心選擇了這兩個時間段。“考慮到青年人在睡,開的早(他們)肯定沒起床。等他們下班,有足夠的休息后再開播。”

    梁振清喜歡用農業諺語作為開頭。例如講到果樹栽培時,他就用農諺“果樹一束花全靠肥當家。”他解釋,農諺是勞動人民生活實踐的經驗,許多農業技術問題通過幾句簡單的農諺迎刃而解。

    茶葉、果樹、蔬菜、花卉等種植技術,只要是跟農業相關的,他都會講一些。在講課的過程中,有人將問題打在評論區,他則會停下講課,湊近屏幕仔細閱讀,不勝其煩地為其解答,“歡迎采取討論式的學習辦法,你們提問題我來回答。”

    隨著直播間涌進更多的人,點贊過萬,大家的踴躍提問讓他應接不暇。“屏幕滑動得太快,我看不過來,對不起朋友們。”

    由于沒辦法及時回復,他顯得十分內疚,真摯地道歉,并讓網友們把問題放在粉絲群里,等直播結束后再一一解答。

    直播時也有人提出與農業無關的問題。梁振清說,年輕人跟他匯報生活日常,讓他覺得非常有趣,也很驚喜。

    觀看人數的變化,梁振清每天都會記錄下來,從一開始的幾個人,到12月11日的6萬人,人數不斷增多。在他看來,變化是對他的一種認可。

    梁振清仍在思考新的教學模式,他的“金點子”總是一個又一個。他的屋頂上有個菜地,可以近距離觀察。等下次直播時,他想通過現場教學,讓大家看懂解決植物黃葉、施肥管理等,給粉絲們一個更好的教學體驗。

    【2】喜歡講課這項工作

    他出生于戰爭年代,原是河南確山縣人。幼年時父親離家當兵,家里只剩母親和他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苦,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新中國成立后,因家庭屬于貧下中農,分得了土地和耕牛,他也學牧牛,接觸種地。因父親的緣故,他在湖北鶴峰安頓下來。長大后他進入恩施州農校學習特產專業,之后又進入鶴峰縣農業農村局工作。

    梁振清愛好“授人以漁”,工作期間經常給農民們教授果樹、茶葉和蔬菜的種植與管理,“我是喜歡講課,喜歡這一項工作。”

    他這一生都在跟農田打交道,退休后仍然活躍在田間地頭。在他74歲那年,鶴峰縣鐵爐白族鄉柑橘受大實蠅病蟲危害,嚴重影響柑橘產量。為了讓當地的病蟲態勢得到控制,他連續多年在當地宣傳防治病蟲害相關知識。

    開設網絡課堂前,他已是位經驗豐富的講師。2008年7月他就被聘為“湖北省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教師”;2019年他與幾位老同志為服務“三農”還成立了“農業農村局退休人員專家講師團”;2020年他參加了兩期“東西部扶貧協作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通過實用技術培訓,這些殘疾人學會了致富技術。

    此后他書寫整理數萬字的種植技術筆記,方便近2萬余名農民學員們學習理解和日常翻閱解惑。他先后編寫了《果樹栽培》《茶葉栽培》《中藥材栽培》等講義和教材。其中《果樹栽培》一書被當時的鶴峰縣農業農村局指定為農村科普教材。

    梁振清自己編寫、孫女為其制作的書。圖/鶴峰縣融媒體

    【3】家人都鼎力支持

    “海拔高度600以下,可以種柚子、柑橘、甜橙、枇杷等;海拔高度600米到800米可以種植李子、桃子等。”講起農業相關的知識,梁振清精神飽滿,滔滔不絕。

    他想,自己盡管身體康健,可歲數大了不方便“拋頭露面”,再加上周圍青年人也少,便想找一個平臺去傳播農業技術知識。于是采納孫女建議,在網絡平臺上直播講課。一部手機、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個支架,采購全部設施后,梁振清開講了。

    梁振清正在解答粉絲的問題。圖/鶴峰縣融媒體

    最初的直播間很冷清,提的問題也很少,可梁振清對每一個問題都小心而又詳細地回答講解。由于對智能手機生疏,直播期間一開始狀況頻發,“什么鏡頭轉換,要我把臉露出來,我搞不好,人家就有點煩了。”

    網友看他不懂如何直播,便興趣索然地離開了,看著空空蕩蕩的直播間,梁振清有些“心灰意冷”。他的老伴見狀,趕緊叫孫女上樓來幫忙解決問題,教會梁振清如何擺正鏡頭。在孫女面前,那一刻他就像個不知所措的學生。

    之后的幾次直播,梁振清有些熟悉了,但一有什么事情還是會叫來孫女。

    對于他直播講課這件事,除了孫女多加幫助外,家里人都很支持。他的老伴79歲了,開始直播的時候,她會坐在一旁默默聽著,有時候下播后,她還會指出此次直播還存在哪里問題,并幫著一起改正。“她懂得很多,比我還強一些。”而結束完直播,家人們已經為梁振清準備好熱騰騰的飯菜,等著他一起用餐。

    問及以后會不會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幫助鶴峰縣銷售農產品時,他非常堅決地說:“不會,我這個人不愛做生意,我只喜歡搞農業,搞技術推廣。”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