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公局花湖機場配套設施項目管理紀實
(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劉詩雨)湖北省鄂州市是一座不靠海的城市,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鄂州以花湖機場為內陸開放新高地,打造配套設施工程。中交三公局承建的花湖機場配套設施,經過搶晴天、戰雨天的緊張施工,國際貨站項目進入竣工驗收階段,讓內陸鄂州開放“新沿海”。
搶抓黃金窗口期,跑出“中交速度”
鄂州花湖機場國際貨運區項目位于機場北端,是省、市精心布局打造的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中交三公局承建的花湖機場配套設施包括國際貨運站、貼建辦公樓、特運庫及室外配套工程。其中,1號國際貨運站建筑面積20297平方米,高13.3米,為單層鋼結構大跨度貨站;貼建辦公樓共5層,高26米,為多層混凝土框架貼建辦公樓;特運庫建筑面積552平方米,高6.3米。
該工程是中交三公局繼承建鄂州東站配套設施工程后承接的第二項工程。該局以看得見的成果與管理優勢,強化市場開發和前端設計優勢,讓“采集型”市場實現“種植型”轉變,項目凝聚多方力量,以構筑精品為標準,以工期管理為主線,以安全文明為突破,以價值黨建為引領,全面推動施工生產。以工期管理為主線,跑出了“中交速度”。
為確保項目如期履約,三公局團隊發揚“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優良作風,組成年紀輕、專業強的突擊隊,僅用不到十天時間完成項目經理部、工地實名制通道的組建。項目部緊扣關鍵線路,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用“中交速度”加速落實當地政府提出的“只爭朝夕,搶抓黃金窗口期”,70天形成空中出海口完整布局,比既定完工交付日期提前30天,借力“一帶一路”打造出對外經濟隆起帶。
“多點開花”,繡出“中交精度”
項目結合“工期短、任務重”的特征,堅持管理協同化、資源集約化、利益一體化管理理念,打造矩陣式管理體系:以“制度方案”掌舵領航施工過程中圍繞《整體施工組織設計》,建立“一書兩單三制度”,即《作業指導書》《質量管控清單》《崗位職責清單》與“三檢制”“原材檢驗制”“樣板工程引路制”管控體系,結合項目特征制定16項技術管理制度,15項質量管理制度,上報審批方案19個,其中危大方案7個;以“技術交底”立柱架梁,推廣應用圖表化、可視化交底,開展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18次,覆蓋420人次;以“物資供應”夯基壘臺,依托云平臺,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現代物流配送等科技手段,實現原材入場、鋼筋智能翻樣、自動化加工、信息化配送的全過程數字化。
項目設置“+”字形和環形便道,將國際貨站、貼建辦公樓與特運庫分為四個施工區域,通過施工圖設計與深化設計同步,基坑開挖、地坪澆筑、吊頂施工、消防管道安裝、墻面貼磚、裝飾裝修等交叉工序同步,起重吊裝工程、模板支撐工程、施工升降機安裝等危大工程旁站監督與日常教育同步,三個同步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大干局面。
項目在施工中,以安全文明為突破,繡出“中交精度”。落實“集團-局-公司”三級安全管理理念,省市區級領導不定期直插項目一線督導項目施工36次,其中涉及安全環保檢查18次。結合項目施工工藝交叉、復雜特征,全面分析識別了各項危險源,編制并完善了各項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按計劃實施各類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并根據風險等級制定“領導班子+各部室+班組分級分層”管控措施,經受住了極端天氣、高危作業等嚴峻考驗,像繡花一樣對待安全管理工作,專心用心、傾力傾情,將安全管理工作做實做精做細。
項目經理部位于機場北門之畔,于航空大道東側,地處于城市名片花湖機場的中心輻射區域。機器轟鳴,建設如潮,整齊的圍擋內,一處綠色施工、智慧管理、精準控制的“智慧工地”在項目現場呈現。施工過程中,嚴格落實省市環保管理要求,現場配置揚塵監測、噴淋、霧炮機、洗車池、高壓洗車機等綠色設施,形成揚塵監測、管控和治理的一體化智能閉環體系。充分彰顯央企綠色擔當,根據現場濕度及路面狀況靈活進行噴灑作業,并堅持對施工涉及道路航空大道進行清潔噴灑,實現現場便道濕潤無揚塵,擦亮花湖機場主要連接道路。將農民工駐地納入環保考核范圍,實施有效的環保管理獎懲措施,各時期建立問題清單,督促整改落實,在“飛針走線”中精準繡出綠色工程對文明環保的精準需求。
黨建引領,傳遞“中交溫度”
項目以價值黨建為引領,營造中交在鄂有溫度的大家庭氛圍,藍馬甲的身影頻頻閃爍在金秋助學、助農振興、萬人潔城、山火救援等溫情瞬間;發揮中交集團優秀職工書屋的先鋒作用,開展主題讀書班活動,通過閱讀和學習局書單“充電蓄能”;以職工思想大會、談心談話、師帶徒為契機,用青年聽得進去的生動語言來講道理,幫助他們緩解行業內卷產生來的職業倦怠;在中交集團高度重視視覺識別標準化建設的背景下,項目進場之初便嚴格落實視覺識別系統應用工作,讓品牌標識科學應用臨建設施、場站建設、工裝制服等各個媒介載體。作為省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期間被多家媒體相繼報道,整合聯動的傳播矩陣讓品牌底色更濃、亮色更顯、成色更足。
經過七十多個日夜的奮勇拼搏,中交三公局建設者們為湖北省借力“一帶一路”凌空出海建成了精品工程,“未來‘買全球,賣全球’的愿景將在花湖機場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