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你的“錢包”!支付新條例出臺 百萬億級市場迎來哪些變化?
17日,《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管領域的首部行政法規,也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后出臺的首部金融領域的行政法規。
非銀行支付機構,就是獲準辦理網絡支付業務的非銀行機構,比如我們常使用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等都屬于這個范疇。
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共有185家非銀行支付機構。目前,支付機構的年交易金額已經近400萬億元,服務超10億個人和數千萬商戶。對于這個百萬億級的市場,此次的新條例會帶來哪些影響?對百姓又會帶來哪些便利?
01條例有哪些內容?
《條例》共6章60條,重點規定了四方面內容,包括明確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定義和設立許可、完善支付業務規則、保護用戶合法權益以及明確監管職責和法律責任。
《條例》注重發揮非銀行支付行業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加強了對支付機構功能定位和發展的指引,引導支付機構堅守小額、便民宗旨,專注主業、提升服務,更好滿足用戶支付結算需求;強化用戶導向,大幅增強了用戶權益的保護力度;在全面加強監管、防范和化解風險方面形成更有力的機制保障。
支付清算協會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這個角度看,《條例》是非銀行支付服務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法”。
02支付行業存在哪些問題?條例有何新規?
當前,我國移動支付居世界領先水平,有效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
但同時,一些支付機構違規經營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如:違規挪用用戶資金,泄露或者不當采集、使用用戶信息;個別支付機構鋌而走險,為電信網絡詐騙、跨境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資金轉移通道等。
針對這些問題,《條例》有一個重點內容就是大幅加強了對用戶權益的保護力度。一方面明確支付機構不得挪用、占用、借用客戶備付金,不得偽造、變造支付指令,同時對于消費者普遍關心的用戶權益保障方面,《條例》既要求支付機構尊重用戶自主選擇權、知情權等合法權益、及時向用戶披露相關信息;又要求支付機構必須采取措施確保用戶個人信息安全,防止用戶信息泄露或被濫用,這為消費者吃下了“定心丸”,消費者可以更加放心、安全使用各類網絡、移動支付服務。
03嚴格準入門檻 加大處罰力度
《條例》明確堅持持牌經營,嚴格準入門檻。支付機構必須按照“先證后照”原則實施準入管理,明確支付機構注冊資本、主要股東、實控人、高管人員等準入條件,對其重大事項變更也實施許可管理,同時建立健全嚴重違法違規機構的常態化退出機制。
此外大家關注的違法違規行為,《條例》明確將依法加大對嚴重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力度。
04怎么處罰?誰來處罰?
《條例》明確,中國人民銀行可依法對有關支付機構實施罰款,限制部分支付業務或者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支付業務許可證等處罰措施。同時,明確可以根據具體情形對負有直接責任的董事、監事、高管人員和其他人員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還可采取市場禁入措施。
05支付機構如何看?
此項支付新規,既涉及頭部支付機構,也包含中小支付機構,既包含民營也涉及外資支付機構代表。
新規實施,對行業會產生何種影響?支付寶、微信等相關業務負責人紛紛發聲。各支付機構表示,《條例》將有利于非銀行支付行業進一步規范健康發展,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積極貢獻。
1 支付寶:有利于支付行業規范有序發展
支付寶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條例》的實施,為支付機構的未來發展打下了良性競爭和規范健康發展的基礎。通過該管理條例進一步強化了對支付機構的全鏈條、全周期的監管,有利于防范支付行業風險。與此同時,在規范作用下,支付行業將迎來進一步規范有序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實體產業的長遠發展。
2 財付通:支付行業有了根本性法規
財付通表示,《條例》的出臺,一方面提升了支付機構監管法律層級,從原先的部門規章提升為行政法規,標志著支付行業有了根本性法規,有利于強化行業監管,提升監管效率,樹立監管權威;另一方面順應了支付服務市場的發展變化趨勢,為規范支付機構的合規經營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支付服務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道路。
3 貝寶支付:支付機構能夠更合法規范經營
這一法規的頒布實施,有利于產業各方建立長期穩定預期,支付機構能夠更合法、規范經營,從而確保支付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嚴把支付機構準入是保證支付行業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條例進一步完善優化了支付機構準入的條件和標準,使之更加科學規范。這一措施有助于提高整個行業的實力和服務質量,為廣大用戶和商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支付服務。
4 合眾易寶:行業期待 為支付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隨著支付行業從快速發展期進入成熟期,一些問題逐漸暴露,業務異化、資金挪用、數據泄露等風險事件時有發生。部分機構利用支付平臺從事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情況,損害了行業形象聲譽,擾亂了金融秩序,侵害了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現有支付監管制度層次不高、法律效力有限、無法完全適應市場規范和發展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可以預期的是,《條例》強化對非銀行支付行業的全鏈條、全周期監管,有利于發揮法律對行業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為支付行業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力、保駕護航。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