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由市文明辦牽頭組織市委宣傳部、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融媒體中心相關負責同志,召開評審會評選的2023年第四季度“天水好人”揭曉。
他們分別是(按姓名筆畫排序):“助人為樂”好人:王麥平、劉葆春、張潔、張烽、汪桐;“見義勇為”好人:陳振祥、韓麗、喻學春;“誠實守信”好人:吳玉平、楊亮亮;“敬業奉獻”好人:牛偉、李江珍、蔣平、謝映波;“孝老愛親”好人:程紅興。
“助人為樂”好人:
王麥平,武山縣馬力鎮暖水村婦聯主任。
王麥平為困難群眾送衣、送飯、送煤,與老人談心聊天,幫助特困家庭籌集善款,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用一件件實實在在小事溫暖了人心,彰顯了愛心,傳播了無私奉獻、守望相助的服務精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始終堅守黨的初心和使命,立足本職工作,用心、用情、用愛服務于暖水村婦女工作和志愿服務工作。她不怕困難、樂于助人、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品質得到廣大村民的認可,也在暖水村甚至相鄰村掀起了學雷鋒、做好事、幫扶困難群眾的風潮。
劉葆春,清水縣紅十字會干部。
劉葆春2010年以來長期堅持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10多名,物質上提供幫助,心理上進行慰藉和疏導。2017年聯系匯愛社團,為鄉村中學寄宿生捐贈200套被褥、被套、床單、枕套,價值4萬元。積極參加公益事業,多次參加無償獻血宣傳和人體及器官捐獻宣傳活動,無償獻血兩次,2020年完成人體器官捐獻登記,成為第1792820位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獲得“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全省二等獎、被天水市紅十字會評為2021年度紅十字最美志愿者。
張潔,甘谷縣八里灣鎮趙家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多年來張潔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堅守服務群眾的價值追求,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處處為別人著想。在實際工作中,她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勤奮工作,誠實守信,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良好的綜合素質,處處以身作責,時時樂于助人。
張烽,秦安縣月十團公益協會會長。
自2013年至今,張烽同志一直從事著公益志愿和慈善活動。2015年在共青團秦安縣委的指導下,由張烽牽頭成立了秦安縣月十團公益協會。協會成立后,在他的組織下開展了100余次助學、扶老、抗疫、大病救助、節會志愿服務等公益志愿活動,幫扶秦安縣困難群體和個人總數達數千人,籌集、發放、執行的善款和物資總價值達500多萬元。他個人總志愿服務時長達2000余小時,協會總志愿服務時長6萬余小時。
汪桐,麥積區天河消防救援站戰斗四班班長。
汪桐同志默默資助2名鄉村貧困學生至今未間斷,盡己所能定期為他們送去學習和生活保障,還經常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去幫助駐地的一戶孤寡老人。汪桐憑借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群眾的無限熱愛,受到了全體指戰員的一致好評。入職九年來,參加滅火戰斗和搶險救援戰斗1800余次,疏散被困人員900余人,先后榮立三等功1次、嘉獎8次、優秀士兵1次,優秀消防員2次、先進個人1次,優秀共產黨員1次,被天水市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局評為“模范退役軍人”。
“見義勇為”好人:
陳振祥,天水市公安局麥積分局交通警察大隊大隊長。
2023年國慶假期,陳振祥在麥積山景區游客中心執勤時,不顧個人安危,頂著刺鼻的濃煙沖進起火的村民家中,及時救出雙耳失聰、行動不便的老人后不顧自己因救人燙傷的手又組織大家利用現場砂石,及時將大火撲滅,成功挽救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陳振祥同志從警十九年,連續6年被評為全市交警系統先進個人,9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2次被市公安局評為優秀黨員,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個人嘉獎2次。他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牢記使命,用責任和擔當守護萬家燈火,默默堅守在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奉獻者的付出與收獲,踐行著人民警察不忘初心的錚錚誓言。
韓麗,秦安縣中醫醫院骨傷科護士長。
2023年10月28日下午7時左右,韓麗在秦州區中城街道大眾路自家蛋糕店幫忙時,發現一名中年男子突然發病跌倒在店外馬路護欄處。出于職業習慣和本能,她立即上前查看情況,發現該男子已無意識,觸摸頸動脈博動也已消失,遂跪地對其進行心肺復蘇施救,并呼喚路人撥打120急救電話。在連續為男子做胸外按壓約6分鐘后,韓麗已經滿頭大汗。待120救護車和醫護人員趕到后,韓麗又和丈夫及其他群眾合力協助醫護人員將發病男子送上救護車做進一步治療。在群眾生命危急關頭,韓麗沒有因為脫下白大褂而置身事外,而是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專業和技能為急救工作爭取寶貴的時間,踐行了善行義舉,傳遞了人間大愛。
喻學春,天水市中醫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
2023年8月18日晚上8點,喻學春加班結束回家途中經過秦州區南大橋時突然聽到有人大聲呼救,他迅速趕到橋下河邊查看,一名年輕落水女性已被周圍群眾救到了岸邊,但已失去意識,情況十分危急。喻學春迅速檢查了落水者生命體征,在確認該女性無自主呼吸后,第一時間將落水女性放平,掏出口腔異物,開放氣道,進行心肺復蘇,并請路人幫忙撥打了120。經過三分鐘緊張的急救,落水者終于蘇醒,恢復了意識。救護車到達現場后,喻學春看到落水者已脫離危險,便默默離開了現場。當被救者家屬向他表示感謝時,喻學春卻認為作為一名醫生,深知當時就是和死神賽跑,自己也顧不得絲毫猶豫。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大醫精誠”的醫者使命。
“誠實守信”好人:
吳玉平,秦安縣亙達公交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兼職總經辦主任。
吳玉平同志立足公交行業,以顧客為本,協助企業投資人誠信經營、精心服務、高效管理、回報社會,用自己的知識和擔當推動了秦安公交的發展,為方便市民出行做著積極的貢獻。他堅持城區公交1元的最低票價,協助企業投資人打造放心消費示范企業,為乘客找回丟失的3萬元現金;個人資助2名孤兒完成高中學業,在城區發起護學義工活動,護學700余次;他開車為一名坐輪椅的學生開燈照亮助行達一年多,直至學生畢業;他多次義務獻血,并號召帶領團隊積極獻血。回鄉4年內,他筆耕不輟,用文字真實記錄家鄉變化,散文《從北關里到北壇》、《桃夭柳媚,盛世秦安》等被省市國家媒體刊發轉載。2023年被交警部門聘為“執法監督員。”
楊亮亮,張家川縣恭門鎮云裳羊絨制衣廠負責人。
2021年楊亮亮與妻子辭掉江蘇服裝廠工作回鄉辦廠創業,經過多年努力,夫妻倆創辦的云裳羊絨制衣廠現有20名技術指導員,50多臺電動縫紉機,近200名手縫工人,在張川、龍山、莊浪都有專賣店,所制作的羊絨大衣發往江蘇和蘭州東部市場,因產品質量全部合格,交貨期有保證,能按時按點交貨,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楊亮亮夫妻憑著敢闖敢拼的勁頭和奮斗創業的初心,用青春詮釋別樣幸福,帶動家鄉的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助力鄉村振興,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一代的使命擔當。
“敬業奉獻”好人:
牛偉,甘谷縣白家灣鄉李家大山小學校長。
牛偉同志15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勤勤懇懇,除了正常教學之外,經常為三至五年級學生義務補課,不論語文、數學還是英語,哪門薄弱就補哪門。他以校為家,沒有特殊事情,周內不下山回家。他無私奉獻,為山區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教育教學成效顯著,2013年9月被中共甘谷縣委縣政府授予“縣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多次被鄉黨委和政府表彰;2018年8月30日,全村老少贈送“良師益德,情系教育”錦旗,為感謝他為本村的教育做出卓越的奉獻。
李江珍,麥積區甘泉中學教師。
李江珍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開展特色教育,實施體教融合發展,使學校在體育特色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培養出優秀體育人才80余人,近年來共獲得全國冠軍16個,亞軍33個,季軍16個,省冠軍37個,亞軍25個,季軍29個。培養的學生5人被招聘為優秀運動員,5人在區農村小學任教,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的一致好評與認可。先后被評為甘肅省優秀教師,授予“園丁獎”,省市優秀教練員,區級優秀教師,全國優秀裁判員等榮譽。
蔣平,清水縣永清消防救援站消防員。
入職以來,蔣平先后參加各類滅火、搶險救援1800余次,搶救被困人員300余人,參與處置了“7.25娘娘壩泥石流救援”“7.22岷縣地震救援”“8.8九寨溝地震救援”等重大救援行動。他始終講政治、顧大局,立足崗位、盡職盡責,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先后2次被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評為“優秀士官”,3次被天水市消防救援支隊記嘉獎,2021年被清水縣總工會評為“清水縣十佳勞動模范”,被清水縣團委評為“清水縣青年崗位能手”。
謝映波,甘谷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在記者崗位工作的16年,謝映波始終堅持做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新聞,在市級以上網站、電視、新媒體平臺累計發表新聞作品3000多件,《中秋月團圓、天涯共此時——新甘肅省縣聯動賞月大直播》獲2021年度全省新聞直播一等獎;《抗戰甘肅故事》榮獲2015年度“甘肅廣播影視獎”電視社教三等獎;電視新聞節目《花牛蘋果搭上了網紅經濟的順風車》榮獲“2021年度天水廣播影視獎”二等獎;《甘谷縣縣鄉兩級人大代表選舉工作依法有序進行》榮獲2023年天水市“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好新聞”三等獎;《人民調解員:用心用情筑牢化解糾紛“第一防線”》榮獲2022年度天水市新聞獎二等獎;《我們這十年》榮獲2022年度天水市新聞獎三等獎。2019年,2022年分別被縣委宣傳部授予“十佳”優秀記者稱號。
“孝老愛親”好人:
程紅興,武山縣高樓鎮玉林村村民。
在弟弟去世后,程紅興主動擔起照顧弟弟一家的責任,挑起了兩個家庭的生活重擔。在他的悉心照料和努力培養下,他自己的兩個孩子一個參軍后考入軍校得到提干,一個在外務工。弟弟家的四個侄女一個已組建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一個大學畢業后被北京大興機場錄用,一個考入理想大學就讀,一個武山一中就讀,學習成績優異。多年來,他想方設法撫養孩子的事,被村里人所贊嘆,而他孝老愛親、樂于助人的品格,更為大家所稱道。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