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叫趙秀池的專家稱“房價越漲人們購買意愿越強,應該讓房價有上漲空間”的言論引發熱議。有網友支持“追漲殺跌”的這種說法,但更多的網友表示這樣更買不起房了。
媒體關于買房調查截圖
2月27日,其本人回應稱:“這段視頻有些人斷章取義,評論還挺熱鬧。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評論吧!事實勝于雄辯。沒有那么多時間花在人云亦云上。俺只闡述客觀規律,買房時點沒把握好,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以自己的喜惡去綁架客觀規律。對于那些不文明發言更無需理會,因為溝通的起點都沒有。”
專家:應讓房價有上漲空間 預售制有利于房價穩定不同意取消
據報道,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京津冀房地產研究院院長、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秀池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有一個說法是“房子是家里最大的資產”。房價上漲才能實現保值增值,所以現在房價下降了,這是影響購房意愿的一個很大的因素。如果從投資的角度我們說追漲殺跌,確實是這樣的。房價越漲,大家購買的愿望越強,因為它漲,我是看著未來,未來有上升的空間,它有盈利的空間,那家里最大的資產,我不光一輩子的錢,兩輩子三輩子錢都擱這了,所以應該讓房價有一個小幅的上漲空間。
其還表示“不同意取消預售制”,稱從買房人角度,現房的價格是要高于預售房價的。通過預售,買房人鎖定了一個低的房價,等房價上漲的時候有一個獲利。從開發商角度,預售款是沒有成本的,屬于低成本融資。融資成本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成本。如果是預售的話,成本低那么房價就低,所以它是有利于房價穩定的。預售和現售跟住房質量掛鉤更沒必要。取消預售住房質量就沒問題了,不是那么回事兒,所以我不同意取消預售,但是各城市可以因城施策。
媒體報道截圖
眾所周知,大家一直支持取消預售制,就在2024年兩會來臨之際,已經有全國人大代表準備就此提交議案。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全國人大代表、長期從事律師工作的朱征夫,帶來了幾份關于民生、經濟方面的議案。其中,他呼吁立即取消商品預售房制度,表示現在是取消該制度的最佳時機,現在最主要的就是需要政府下決心,政府下定決心將會極快推動,即使不能一步到位,也要逐漸收緊相關政策。
朱征夫認為現在應當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他列舉了商品房預售制度的多項弊端,比如購房者承受了巨大的單方面風險,可能面臨貸款違約影響個人生活;預售資金往往未能按照規定進入銀行的監管賬戶,或者進入賬戶被套取,監管賬戶形同虛設。此外,商品房預售還會助長房企高杠桿高風險開發模式,不僅給地方政府帶來巨大壓力,也給購房者造成大量問題。而且商品房預售在額外增加政府管理成本的同時,還會將房地產的資金風險最終轉嫁給金融系統,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該買房嗎?專家:現在不買5年白忙 大量有錢老百姓存錢不買房
2月20日,央行公布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3.45%,上月為3.45%;5年期以上LPR報3.95%,上月為4.2%。5年期以上LPR較上月下調25個基點!繼去年6月份降息10個基點后,LPR時隔8個月再度下調利率,也創下了LPR掛鉤房貸利率以來最大的降息!有房產從業人士表示“堪稱史無前例”,更有專家表示是“史詩級救市”。
據焦點財經消息,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表示從目前中國經濟、房地產形勢看,未來2年-3年內將保持低位水平。如此大幅度降息,這是史無前例的救市大招之一。對樓市來說,是重大利好,將加快房地產觸底、企穩,擴大商品房銷售降幅收窄的邊際效用,預計三四季度樓市將迎來見底企穩的拐點局面,開啟進入新一輪上行周朝。
他建議購房者:“現在不買房,五年又白忙。目前沒有買房的首次、改善型購房者,應該把握好入市買房的好時機,避免錯過市場的低谷期,政策寬松的優惠期,房價的高性價比期。”
據觀察者網報道,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接受“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訪談時表示,年初房價依然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是在未來1到2年,大城市房價上漲空間不可小覷。他建議,如果居民有剛需或者改善性需求,2024年就可以開始考慮出手了。
他指出,短期內,地產供需矛盾是供過于求,房價下行壓力大。而導致供過于求的原因有兩個方面:第一,需求端。地產開發商信用風險很大程度抑制了地產需求,老百姓不敢買房子,擔心買完無法交付。期房一直是我國商品房銷售的主流,期房銷售面積占比一度超過80%。一旦老百姓不敢買期房,地產需求自然會萎靡。第二,供給端。過去幾年期房市場不振,開發商也傾向于盡快完工賣現房,所以過去幾年地產各項指標里,房屋竣工面積這個指標表現最好,目前的房屋竣工面積和2021年的高點差不多。
不過,徐高強調,如果未來政策調控得當,讓地產行業從現下危急狀況中恢復正常,老百姓也恢復對開發商交房信心,供需矛盾會很快逆轉。他認為,當前地產市場低迷需求不是常態,不會長期延續。
“與此同時,還需要注意一個重要指標,房屋新開工面積。”徐高說,“從2021年地產融資緊縮政策出臺到現在,我國房屋新開工面積已經下降了超2/3。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往后看,可以預期的是,我國即將迎來地產市場自9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供給收縮,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當地產行業供給顯著收縮,又逢市場回穩、需求恢復,屆時房價上漲就是大概率事件,尤其是一二線大城市。”
另據觀察者網報道,原國家房改課題組組長、中房集團原董事長孟曉蘇在2024長白山論壇上表示,中國房地產遠沒有到頂。他談到樓市已旺盛發展若干年,很多人說中國樓市房改25年了,樓市潛力釋放完了,但是如果對比美國,美國248年的發展歷史,房地產發展了248年,最近12年又漲起來了。此外,一直說日本房價泡沫破滅了,但最近五年日本樓市全面恢復,上漲幅度平均在35%,大城市上漲的更高,推動日均指數達到了歷史的高點,我們再說日本是房地產泡沫,就已經太落后形勢了。
“中國房地產發展是美國房地產發展1/10的時間就到頂了?而且中國的人口是美國4.2倍,”孟曉蘇指出,大量的普通收入家庭他們需要保障房,大量有錢的老百姓現在由于信心不足把錢到銀行不買房,持幣待購。“我認為后續的房地產啟動是有條件的,當然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主管部門解放思想,改變路徑,積極的履行中央在去年作出的新決策。”
未來一段時間樓市怎么走?住建部最新部署:防止市場大起大落
據住建部官網消息,2月27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做好住房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明確了編制住房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等有關事項。
通知提出住房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是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充分認識做好住房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的編制實施工作的重要性,科學編制規劃,認真組織實施,根據人口變化確定住房需求,根據住房需求科學安排土地供應、引導配置金融資源,實現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促進房地產市場供需平衡、結構合理,防止市場大起大落。
各城市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準確研判住房需求,完善“保障+市場”的住房供應體系,以政府為主保障工薪收入群體剛性住房需求,以市場為主滿足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科學編制2024年、2025年住房發展年度計劃。2024年4月30日前、2025年3月31日前,各城市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當年住房發展年度計劃有關情況。
各城市要統籌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變化、產業布局、住房供需等方面情況,結合存量住房和存量土地等潛在供應情況,提前謀劃2026—2030年住房發展規劃。各省、自治區要提前謀劃本行政區域2026—2030年住房發展規劃,并指導各城市做好規劃編制工作。2026年3月31日前,各地要向社會公布2026—2030年住房發展規劃。規劃實施期間,各城市要在每年3月31日前向社會公布當年住房發展年度計劃有關情況。
2月29日上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召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工作視頻調度會議。會議指出,各城市要擴大融資協調機制成效。融資協調機制是當前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破解房地產融資難題的創新舉措,長遠看是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快“人房地錢”要素聯動的有力抓手,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實施封閉管理,有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各有關方面要抓緊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問題,全力支持房地產在建項目融資和建設交付,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有效支持現房銷售,穩定市場預期。會議強調,各地要扎實做好融資協調機制有關工作,抓項目“白名單”質量、抓工作進度、抓項目建設、抓宣傳引導。按照協調機制“應建盡建”原則,3月15日前,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建立融資協調機制,既要高質量完成“白名單”推送,又要高效率協調解決項目的難點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金融監管總局將建立聯合調度、及時通報機制,定期通報各省和城市的融資需求落實情況。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