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湘潭大學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遇害:嫌疑人曾與同寢爭吵不下20次

    在湘潭大學研究生張海陽疑遭投毒去世幾天后,當地警方發布通報,張海陽的同寢室室友周某某有重大嫌疑,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讓張海陽親友憤怒的是,盡管校方已經做出澄清,“因為偷外賣遭投毒”的謠言還在四處擴散。在他們的回憶中,張海陽是個與人為善、不愿意占便宜的人,“是絕不可能做出那種事情的。”

    多位張海陽的親友向北京青年報記者透露,在嫌疑人周某某搬進宿舍后不久,他因衛生等問題與其他室友產生矛盾。作為宿舍長的張海陽曾替周某某刷過廁所,并善意做出提醒,但周某某是個“很難溝通的人”。

    4月2日,就在張海陽遇害前不久,他給好友發去一份向校方報告周某某問題的PDF文件,里面提到了諸如周某某不講衛生、經常晚歸影響他人休息、冬天要求開窗開空調、帶液化氣進宿舍等問題,并表示周某某已經和室友發生過不下20次爭吵。張海陽向朋友透露,校方已經同意為周某某調換宿舍。

    “像萬箭穿心一樣”

    “我才25歲,我想活命。”4月9日,被轉入重癥監護室前,張海陽向父親表達了求生的愿望。

    這些話是張靜聽父親轉述的。10日下午,她在醫院重癥監護室門外看到弟弟時,他全身插滿了管子,已經處于昏迷狀態。

    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張靜說,弟弟的身體一直很健康,也有健身的習慣,就在幾天前,她還在微信群里看到弟弟的健身自拍,整個人狀態很好。

    4月8日下午,張海陽在姐弟三人群里發了一段他躺在病床上的視頻,說自己吃錯了東西,導致嚴重的肝功能受損,醫生讓他住院一周,還下了病重通知書。

    轉院途中的張海陽

    消息沒有被第一時間告訴父母——怕他們擔心,姐弟三人習慣了報喜不報憂,很多事情,張靜和兩個弟弟都會先在小群里討論并“過濾”后,才會發在家庭群里。

    她在群里問張海陽,過去三天吃了什么東西?最近的作息怎么樣?心理狀態怎么樣?但沒有得到回答。姐弟倆微信最后的交流是,張海陽說:“我玩不了手機,回不了你的信息了。”她意識到,弟弟的病情比想象中嚴重。

    4月9日下午,父親從老家趕到湘潭市中心醫院,當晚,張海陽被轉到重癥監護室。次日,張海陽病情繼續惡化,醫院進行了全科室會診,高度懷疑是食物中毒。當天,張海陽被轉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接受了全身換血治療。

    病歷本記錄了他離世前所經受的痛苦,3天時間里,張海陽從陣發性加重呈絞痛,嘔吐胃內容物及粘液10余次,伴有腹鳴、乏力、腹脹、胸痛氣促等癥狀,發展到雙眼球結膜充血、全身臟器衰竭、感染性休克、肝損害、急性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異常、呼吸衰竭……

    這些病歷資料,張靜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個字都像萬箭穿心一樣,特別痛苦。”

    4月12日,院方告知家屬,張海陽的情況很不樂觀,可能已沒有什么有效的救治手段。4月13日下午1點左右,張海陽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母親在太平間見到他時,“全身浮腫,已經不像人樣了。”

    張靜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弟弟住院期間,她和家人朋友在各大網站、期刊文章上搜索,也問了醫學院的老師同學,希望能根據癥狀找到一些線索,但直到張海陽離世,他們也沒能弄清楚,奪走張海陽生命的到底是什么,因此最后選擇了報警。

    4月20日凌晨,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發布通報:湘潭大學在讀研究生張某某(男,25歲)疑似被人投毒。公安機關偵查發現,與張某某在校同寢室的周某某(男,27歲)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犯罪嫌疑人周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與室友發生20多次爭吵

    周某某被捕后,張海陽的家人和朋友們意識到,悲劇的發生不是沒有預兆。

    張靜透露,弟弟曾在家庭微信群里多次提到過嫌疑人周某某。去年6月底,周某某轉到張海陽所在的宿舍。宿舍其他三人都是法學院的研究生,關系一直很好,新加入的周某某與他們相處并不融洽。

    張海陽告訴過姐姐,周某某的生活習慣和大家不太一樣,經常在半夜一兩點回到宿舍,動靜很大,影響室友們休息。因為上廁所沒沖干凈等瑣事,周某某與室友們發生過口角。張海陽作為宿舍長,幫周某某刷過幾次廁所,并提醒他之后要注意一下衛生問題,但周某某并未改變自己的習慣。

    張海陽也和朋友們說起過,新室友讓自己很困擾。

    孫廷是張海陽的高中好友,畢業后,兩人一直保持著聯系,每年過年時都會聚一聚,聊聊近況。去年春節,幾個好友見面時,張海陽提到,自己一直被室友“打擾”,還被“偷看手機”。

    在張海陽的講述中,這個同學和宿舍其他人都不和,他向學院申請過給嫌疑人換宿舍,但沒有落實下來。當時,孫廷覺得那只是很普通的矛盾,沒有太在意,“也相信他會解決好,因為他是寢室長,本科的時候還是班里的學習委員”,他還告訴張海陽,要忍一忍。

    據張海陽的另一位高中好友然然回憶,在2023年7月初,嫌疑人周某某搬進宿舍不到兩周后,張海陽就向她表達過對這位新室友的不滿。“跟他很難溝通。”張海陽解釋,自從周某某住進來,就立下兩條規矩:開空調時要開窗,白天寢室要一直開著門。而且不管自己做什么,周某某總盯著他看。

    一周之后,張海陽告訴然然,自己“要瘋了”,說周某某說教意味很重,“半個小時內,說他鞋子有問題,襪子有問題,意思是買的太便宜穿不久……他就一直在那說個不停,室友很不耐煩,跑去了其他寢室。”

    4月2日,張海陽給然然發來一份向校方報告周某某問題的PDF文件,里面提到了諸如周某某不講衛生、經常晚歸影響他人休息、冬天要求開窗開空調、帶液化氣進宿舍等問題,并表示周某某已經和室友發生過不下20次的爭吵。張海陽還提到,校方已經同意為周某某調換宿舍。

    遇害前不久張海陽已向學校反映了嫌疑人的問題

    家屬被“偷外賣”謠言所傷

    4月5日,張海陽在家庭群里發了一張健身的自拍,說最近不忙,有時間鍛煉,“健身瘦了更好看了”。第二天,他又轉發了一條微信讀書鏈接,讓家人幫忙點贊,是何海波的《法學論文寫作》。前段時間,張海陽剛通過了司法考試。

    4月9日,母親在群里說想買一款沙發,想讓兒子幫忙在網上下單。這時候,張海陽的身體狀況,已經沒法讓他再做出回應了。

    張靜說,這幾天,父母的情緒很不好,“垮掉了一樣”,后續的事宜是她和堂哥們在處理。除了弟弟的遇害,同樣讓她和家人憤怒的,還有“因為偷外賣被投毒”的謠言。

    張海陽生前與姐姐的合影

    看到“偷外賣”的謠言時,孫廷氣得渾身發抖,“他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的。”孫廷給張海陽家人打去慰問電話時,好友父親也拜托“在網上澄清一下。”

    這兩天,孫廷腦海里常常浮現出張海陽笑著跟他說話的樣子。被他稱為“摯友”的張海陽,1米75以上的個頭,喜歡健身、打游戲,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兩人一起出門時,碰上流浪的小動物,張海陽總會“買點東西給小狗小貓吃”。

    高中三年,兩人一直非常要好。沒錢吃飯時,孫廷常找張海陽借錢,當時張海陽是走讀生,手里也沒有多少零花錢,但還是“每次幾十塊錢”地借給他。大學畢業后,孫廷創業賺了點錢,經常請朋友們吃飯,但每次消費,張海陽都堅持把錢轉給他,當面看著他把錢收下。他知道,張海陽是不愿意占人便宜。

    兩人的最后一次聯系是在3月26日,因為一項合同問題,他向學法律的張海陽尋求建議。張海陽第一時間沒接到電話,之后的20多分鐘回撥了好幾次,并發來多條消息幫著解答疑問。

    張海陽去世后,他的同學好友努力在社交媒體上澄清謠言。一位好友說,“他像個哥哥一樣關心我,他絕對不是那種會偷外賣的人。”張海陽的一位老師也在社交媒體表示,他真誠、與人為善,剛剛提交了非常優秀的畢業論文選題,“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么好的一個學生卻遭此不測,更令人難過的是,網絡上竟然流出一些惡意扭曲事實的內容,可惡、可恨。”

    目前,警方和校方已經對所謂“偷外賣被投毒”的謠言做出了澄清,但謠言還是像長了腿似的,遍布在評論區。張靜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想不明白造謠的人,為什么要用偷外賣這樣的說法來詆毀弟弟,也不知道對方的身份。

    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張靜希望,弟弟的事情能夠得到一個公正的結果,“他非常喜歡法學,如果法學最后沒有給他一個公平正義的話,我覺得是對這個專業最大的侮辱。”(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