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農耕文明(西北大保供)
暨中國·天水鄉村振興冷鏈產業示范先導區
國家骨干冷鏈物流核心基地項目答辯會勝利召開
2024年5月16日,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山海經委員會執行會長/山海經研究院執行院長劉璐攜該項目規劃指導組和建設執行組成員單位代表在天水出席了國家發改委舉行的山海經農耕文明(西北大保供)暨中國·天水鄉村振興冷鏈產業示范先導區項目的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項目答辯會。
出席本次答辯會的單位有天水市人民政府、天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山海經委員會/山海經研究院、中國農批、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中國中車集團、中交集團、中電建、中鐵五局、寧夏建工等軍工、科工及央國企。
答辯會上,山海經農耕文明(西北大保供)示范區項目建設執行組組長章富成為國家發改委(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專家評審組詳細地介紹了項目情況。
據介紹,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山海經委員會/山海經研究院,隸屬于外交部和中宣部指導的國家級智庫,著力于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文化思想、外交思想和經濟思想的產業化實踐,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文化賦能地方經濟”、打造“文化鐵軍”、守護“文化國門”,是山海經由文化事業化到產業化的國家級實踐平臺,該項目是依法依規執行好“文化強國”和“農業強國”戰略,踐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25全面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辦”國策精神的重大示范性工程。以完善“西北大保供體系”為宗旨,嚴格按照“和平時期市場化、非常時期國家化”的運營思路和“平戰結合”的建設思路,在中央各部委和相關職能機構的戰略指導下,在甘肅省和天水市各級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要求依法依規在甘肅天水快速建成“國家級骨干冷鏈網絡基地”和軍民融合的“西北大保供基地”。
天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選址位于天水國際陸港管委會轄區三陽川片區。定位為“西北保供、服務三農、平戰結合、食品安全、供應保障”,進一步完善“西北大保供體系”。“ 甘肅山海經 ”公司作為山海經研究院的唯一的項目執行團隊和平臺公司 ,認真踐行國家戰略,響應甘肅省人民政府和天水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資號召,為積極打造冷鏈物流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省、市級重大項目,攜手中國供銷集團序列公司“中農批冷鏈”,與山海經研究院平臺公司“甘肅山海經文化科技管理有限公司”發起成立“中農批(甘肅)鄉村產業振興投資有限公司”作為項目執行公司,隸屬于中華供銷合作總社序列公司,天水項目的建成將成為中國供銷在踐行戰略物資儲備任務方面成為全國的一張創新型名片。
據悉,此次答辯項目“國家級骨干冷鏈網絡基地”總體定位為“服務三農、食品安全、應急保供”、“和平時期市場化、非常時期國家化”、“平戰結合”的核心理念,是進一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 4 月 26 日在重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黨中央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出發,全面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聯通東中西,協調南北方,形成新的發展格局,讓西部大開發的成果更好造福廣大人民。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習近平總書記有感而發,“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對于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中央陸續出臺統一大市場、冷鏈骨干網絡體系、食品安全戰略、應急保障戰略等綱領文件,進一步凸顯“民生是最大政治、是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中山海經農耕文明示范先導區(中國·天水鄉村振興冷鏈產業示范先導區)——一站式全要素農產品冷鏈物流園——是政府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環節,也是“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更是西北“戰略大后方”。
隨著答辯會的結束,標志著作為山海經文化城(創新型國家文化公園)子項目之一的山海經農耕文明(西北大保供)暨中國天水·鄉村振興冷鏈產業示范先導區項目的推進正式進入快車道,更是山海經農耕文明(西北大保供)示范區項目建設已進入倒計時600天執行階段。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山海經委員會/山海經研究院將攜手科工、軍工、頭部央、國企繼續以“文化賦能地方經濟”,在甘肅省和天水市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機構的大力支持下,穩步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將項目早日建成,造福于民。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