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訪 山 村
李 勝 果
初夏,天氣剛剛起了一點溫度。歷過幾天的灰蒙陰澀,趁著朗日高空,踏著風情萬種的大自然,去擁抱美好河山。體味風土人情帶來的盛宴!
偶然間,幾位朋友談起新農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都想去實地看看。選的地點是以前較為落后一個山中小村。因了該村地處比較偏僻,交通不很方便,人口不是很多,物產也不十分豐富,文化生活相對貧乏,教育較為落后,人們的生存狀況比較一般。那么,這么多年過去了,小山村脫貧了嗎!發展起來了嗎!基礎建設和硬件設施是否能滿足人們生活的基本需要,村容村貌是否有了改觀,人們的精神狀態和文化生活如何,“基地”建設是否上了檔次,學校、幼兒園情況怎樣……帶著好奇心和誠摯的牽掛,經歷一次靈魂之問。那心情可想而知,定會給美麗的夢一個希冀的實現!更是,同行者大多是曾經工作在一線的、有豐富經驗的、伴隨著社會發展和社會變革的、與老百姓相知相通的、有獨到見解的、善于思考的、受黨教育多年的、經過歷練且關注時代進步的老同志。這一行人,彼此的心靈可說是放在陽光下的,坦誠、自然、爽朗,目的明確,沒有“訪問”之外的牽累。只是聚在一起重走“長征路”,只是切磋一下各自的判斷,只是空暇時間和大自然來一個互動的約定,只是為重抖的精神來一點愉悅的體驗!只是一個小小愿望的實現!只是想把長河歲月嵌上一朵美麗的記憶浪花!也體驗一番“鄉愁”的滋味。看看鄉村變遷的新貌。陶醉一番山村的鳥語花香!真是“久別重逢非少年,執杯相勸莫相攔”。“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暢敘當年人和事,青春年少時再現。往事非煙似眼前,難得相聚總是緣!人生以饗,甚幸!
鄉間小道,難比高速,彎彎曲曲上下不定。路幅不寬,彎急坡陡,總是沿著山勢忽左忽右,忽高忽低。而這,卻像為大山束了飄逸靈動的彩色飄帶,形影不離的飛舞,親密無間的緊緊相擁。是別樣的憧憬!
景色美不勝收。高貴而富態的道旁洋槐花盛開,紫的,紅的,白的,藍的,紅白相間的,紫藍搭配的,猶如進了槐花的世界。陣陣香氣彌漫了滿山遍野。那一串串像葡萄般的碩果花實,把個山景裝扮得厚重而富有昂然生機。再說“國槐”。因國槐是當地最純正的中國樹種。“七月槐花多潤雨,流蘇萬串洗塵埃”。國槐古老而年輕,高大挺拔,枝葉交錯,生命力極強。有千年古槐萬年石之說。通往王家窯西的路兩旁,植之國槐已參天征象,讓人震撼!因了國槐,似乎空氣也純凈了。崖畔屲里,青滕爬滿而纏繞,覆蓋著裸露的土崖千壑。野薔薇開花正當時,一叢一樹,一嶺一簇,白紅粉瓣,吐蕊四方。天然的美,不加修飾的純粹,眼目接觸之間,心曠神怡,豪氣凜然!草色蔥蘢,野蘭花簇簇盛放,花瓣搖曳著笑臉,歡迎悠悠前來的訪客!
訪“新農村建設”,體味“鄉愁”,把握時代進步,難得少有的進入。感悟生活時空,讓心靈曠達!通過朋友,請了一位對農業農村工作熟悉的老同志作向導,既深入農戶家中、又進田間地頭;既看實物,又聽介紹。盡可能多而全方位的了解實情。——秀金山下“王家窯西村”。不大。千山萬壑中的一個亮點!站在山頂,盡收眼底。村子尚有古拙之風,古樸之氣。傳統形制略見一斑。層戀疊翠,起伏有致。依山勢而建的排排瓦房,一幢幢橫七豎八的大小屋宇,并不規整的大小院落,大多掩映在綠樹成蔭的坡半或掌地,構成了立體繁富的壯美圖景。萬山叢中一點紅,村莊較高處,是村莊的精神家園。黨旗、國旗,豎在拔立的燈桿上,和太陽的光芒交相輝映。倘大的廣場及廊亭,還有東西兩方的建筑,把個山中“綜合基地”擺排得大氣實用而久立不衰。靠西,倘大的多間屋宇里,展版繁富。重點分為幾個部分:一,黨史教育版、二,農耕文化版(包括本土文化的村史)、三,十五字傳統文化版、(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四,旅游文化版(包括景觀、田園、民俗、廣場文化等)。最前面的版面是黨的一大到二十大的彩版宣示,圖文并茂,莊重肅穆,言簡意賅,無不體現著深情的頌意。“幸福院”里二十四孝展版,傳統且富有新意,教養育敔,刻形樹貌,人仁慈孝,睦忠廉實。村延賡續的篇章,講來龍去脈,繁衍生息。小村幾百年來,長時間掙扎在難以溫飽的貧困線上,真正解決溫飽和改變鄉村面貌還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老百姓有了全新的發家致富思想,有了緊跟時代步伐和改天換地的沖天干勁,使得振興鄉村的活力充分發揮出來。改革的舉措得到全面落實。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舊比照,唯是當下和順豐碩,盛世余昂。展示精妙,絕倫納德,內容萬千。特色旅游介紹,喚起了黃土高坡人文精神的重塑,以及鄉村獨特風貌的別具一格。再有思想性和現實性很高的是:“福、壽、康、寧、德、善、祥、和”。體現了構思者和設計者獨具的眼光和匠心——展版掛到墻上,起到了教化入心的作用,拓展了中華文化精髓的褒揚,其親和力與召喚力不言而喻的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有了智慧的光芒!農耕文化,介紹了王家窯西的變遷,言:歷史悠久,古遺存較多,古窯、古堡、古物、古器、古房,古石磨、古榨油設施等。反映了先民們的聰明才智。民風之淳樸,百性之勤勞,令人肅然起敬!農業農機欄目,說的是當代農業的大解放,各種農業機械上山入地,提升了生產力。隨之而來的是倉豐滿屯。林業果品,產出了梨、桃、杏、蘋果、核桃等水、干果,也綠化了溝壑邊坡,保持了水土,增加了收入,也造福了一方。一舉多得,難能可貴!畜牧養殖。牛、羊、雞、豬、蜂飼養量不斷增加,既滿足了自用,又是商品外輸。綜合性立體化的發展,讓王家窯西趁著時代的東風高歌猛進!“幸福院”的多間屋宇里,每間墻上都有書法作品。這些光彩照人的書法,內容精當,極積向上,都是精神領地的寄托,是千錘百煉的優中之優。整幅整條大小不一的作品,有著無與倫比的特點,起落有致,搖筆散珠,鳳飛筆龍,詞彩如鏡。美不勝收的是中堂對子,體現了西北家家有中堂,戶戶有對子。沿襲千百年的風俗,是不可或缺的。有之,便顯得既堂皇又有面子。避邪威武,詩情悠長,漫妙入韻。仿佛生活在琴棋書畫的仙境中。教化安瀾!
廣場東側,是“互助老人幸福院”。這個名稱就很有點意思。“互助”就是互相幫助,相扶相幫。“幸福”,是讓人生美好的夕陽更具體恤關懷,更有夕陽西下時的斑斕。讓尊嚴、體面、命運,完美的在每位老者身上大放異彩。每一間房屋里的桌椅板凳,柜架擺設,如果不是有心人和為之奔走呼號者的強力支撐,是不會從天而降的。誰都知道,當下的養老是個社會化問題,解決起來不是一個簡單的事。“互助”便是辦法之一。“幸福”,是終極目的。幸福院有251平米的房屋建筑。其愉樂設施較為齊全。棋牌室、休息室、小小聚會室、讀書欣賞室,還有熱炕及其他附助設施。規劃中將有飯食灶堂。從善處實處,解決迫在眉睫的難事麻煩事,深得民心!老百姓能說不好嗎?!
1200多平米的廣場、文化長廊、議事室等,可以說是整個建設的高潮。靠南是廊臺沿柱,下設聯櫈橋飾,避風擋雨,登高望遠。藍天白云,眺望人生,懷柔順意。
夜晚的廣場,華燈初上。燈光在莫測的變幻中,顯得富麗陶醉。五彩繽紛,照射遠方,整個村子都變得色彩繁富。給人一種現代生活的召喚感!微風徐徐,蟋蟀起伏奏鳴,花草洋溢香噴。勞累了一天的村民們,飯罷時閑,會去廣場跳跳舞。轟鳴的樂聲奏起,響徹山谷。舞者的倩倩身影,在燈中風中歡快的搖曳。不善舞者,或散散步,或觀賞一番星嵐的溫婉大方,光彩的柔美意境!
有些老人也會身心輕松的嘮嘮嗑,伸伸腿腳。亮化工程帶給人們的便利是開天辟地的!
看過大半的王家窯西,不得不說有一種別樣的感受,它的樸素之美,景物之美,勤勞之美,寂靜之美,淳樸之美,讓靈魂為之升華!那山那水那林,彎彎曲曲硬化了的形如蚰蛇走龍一般的通向各家各戶的路,更是難得的一幅美圖。雞牛羊畜吠連聲,炊煙裊裊撩人心!
打開心扉,融入血液,便是新的力量!
養老和教育,是現代生活中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養老是為老年人提供幫助和支持,晚年能享受美好的生活。教育則是通過知識的傳授,使青少年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材。一老一少的事情,是王家窯西村多年來的重中之重。解決得非常圓滿,村民們無不拍手稱快。
小學校和幼兒園的建設,是王家窯西村的新亮點。有些已經不能再用的破舊教室以舊換新,又新建了幾間教室。新舊教室窗明幾凈,亮麗朗清。課桌椅櫈,硬化操場,體育設施,多功能器材,等等,是賢者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歷多年之心血,才有了如今的規模,從根本上解決了老百姓急難愁盼的事。對王家窯西可以說是開天辟地的!——棟宇相望,桑梓接連!
幼兒園還有為數不多的學生入園并歡快的成長。小學校則學生特別少。這里有一個共性的問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導致中青年人口涌向城市,農村的適齡孩子自然就少了。教育資源越來越不平衡,導致農村學校教育質量難與城市學校比,自然而然生源就成了問題!那么,現階段如何振興鄉村教育,是擺在人們面前的嚴肅課題!……
電線桿忠誠而錯落有致的矗立,構成了一道傲人的風景線。電線走街串巷,織羅了光明,放飛了現代生活的輝煌!
自來水工程入家進廚,徹底擺脫了千百年來人背畜馱的艱辛,以及靠天吃飯的辛酸。龍頭一開,水流嘩嘩。基本生活的改善,無不讓人歡欣鼓舞!
………
再東側,紅墻綠瓦的,便是寺廟。廟宇不大,且頂禮膜拜。“福佑桑梓”照壁將立者的意愿包羅了。其廟形制就已將佛教的勸善功能深藏其里。不論佛教或道教,還是其他教,勸善勸化是共有特質。因千百年人們精神生活的乏滯,或多或少總要尋求寄托,免不了有個愿想,免不了禱告企求,無非是家人少病少災,少苦少難。有個前程而光宗耀祖!風調雨順,企安求飽。其宇浮雕塑像安位精當。另有妙處在木刻牌匾上,佛、道均然。乘了便是名家手跡。結合當代思想旗幟語!堪是中國化的小寺。真是,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意味深長的安排,告戒你,但行好事,莫妄其他!是的,側旁有一洞天般的皮影戲臺。看來,古老的皮影戲是不乏傳承的。
有人說,其鄉愁是一碗漿水面;有人說,鄉愁是一碗馓面飯;有人說,鄉愁是面魚或其他。這,不能說有錯,但我認為不全面。鄉愁應該是綜合的一種思想記憶!這種記憶,是個人成長環境偏向性的僻好!哦,不能忘懷的“鄉愁”!不能割裂的來龍去脈,不能不延續的人間煙火,對家鄉思念的憂傷情懷,對鄉親眷戀的情思狀態,永恒的情感伴隨,“切切游子意,依依故鄉情。”在鄉愁的含韻里,那根風箏的線不會斷,那片圣土永遠在心中……雖然精神上已有所飽,但囊中咕咕,該餐了!沒有山饈珍肴,沒有海味魚翅,但主人盛情勝過席覽百醉。香椿豆腐,蘿卜青菜,甜醅涼粉,豬肉牛肉,涼面蒜湯,油圈干饃酥餅,面皮,肉片炒辣椒,槐芽嫩葉……家常飯菜,家常吃起。其樂融融,其隨之便。不拘一格,無道貌岸然!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宜(“疑”)!飯間,有德高望重賢者論言,精彩昂然,句句鮮亮,字字珠璣!縱說前言師道,橫點比照域異。再言新時代新氣象。令人精神振奮,心潮澎湃。抽象處提攜剛領,形象處細膩入微。新村新貌,宏圖大展,鶯歌燕舞,不負時代,華章賡續,盛世家園。遠處,群山和弦;眼前,頌如經典!親愛至朋,與這大好河山一起,走進美好明天!
再抬眼望去,讓人振作的、 堅強的松樹柏樹,滿山遍野,是因為它在干旱的土地上頑強的抵御著缺水與風沙。就像這里的老百姓,不屈不撓,勇敢堅定,無畏無懼,頂天立地!
不覺,已是午后陽斜,該返時辰。千絲萬縷惹春風,柳條依依撫面來!搖曳的柳絲條,仿佛伸手要扽住訪客的手,不忍離開。古人折柳相別,更是依依不舍……
二零二三年五月中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