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旅游 > 麥積山大景區 > 正文

    麥積山石窟:來自天水的“東方微笑”,迎接每位到訪者

    編者按

    “探訪石窟藝術軌跡,傳承千年文化脈搏。”10月15日至20日,“千年石窟 匠心傳承”網上主題活動在中國甘肅舉行。

    活動期間,頂端新聞推出《探訪“千年石窟”》系列報道,期間頂端新聞記者沿著石窟走廊穿越甘肅,參觀探訪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景區,帶領大家近距離感知石窟藝術,領略中國石窟的價值和魅力。

    10月16日,探訪第二站,頂端新聞記者來到甘肅省天水市的麥積山石窟,見一見來自麥積山石窟的“東方微笑”,欣賞這座懸掛在崖壁上的“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東方微笑”小沙彌 圖源:中國甘肅網)

    頂端新聞記者 王佳卉

    一睹來自崖壁上的“東方微笑”

    中國有四大石窟,但與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相比,麥積山石窟顯得鮮為人知。2024年以前,甚至提到甘肅天水,大多數網友不知道在哪里。

    但在2024年春天,一位網友分享的“天水麻辣燙”勾起了全國人民的好奇心,令眾多網友陸續來天水打卡。而這一波“潑天的流量”也讓天水這座擁有壯麗自然風光和豐富歷史文化遺產的城市被更多游客所認識。

    來天水,麥積山石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麥積山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

    麥積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現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畫。麥積山石窟的獨特之處在于,雕塑的人物形象沖破了佛像造型的固有風格,不再莊重嚴肅,更加貼近生活,充滿人間溫度。

    其中,第133窟的北魏小沙彌最為出圈,在千余年來的漫長歲月中,他每天都用微笑來迎接每位到訪者,成為麥積山石窟標志性的文化IP。如今,游客們紛紛慕名前來天水一睹來自麥積山石窟的“東方微笑”,感受這份穿越時空的情感交流。

    兼具壁畫、雕塑藝術之美,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麥積山風景區由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五個子景區180多個景點組成,擁有豐富多樣的生物類型和物種,被稱為“隴上林泉之冠”。而麥積山石窟就懸掛在麥積山近乎垂直的崖壁上。

    據了解,麥積山石窟是甘肅三千里石窟走廊中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型石窟寺,受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影響,也與南方和西方文化發生碰撞,成為佛教藝術由中原向周邊擴散的中轉站。

    麥積山石窟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個王朝的開鑿和修繕,保存的造像以泥塑為主,體現了千余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有“東方雕塑陳列館”的美譽。

    “麥積煙雨”是秦州八景之首,而秦州正是天水的古稱。由于麥積山林區多雨潮濕,登高遠眺時,就會看到山巒疊翠、煙雨籠罩的景象,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定期監測,用最小的人工干預來守護文物

    受林區多雨潮濕氣候影響,“麥積煙雨”的絕美景致,也給石窟保護帶來了弊端。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保護研究室主任馬千講解道:“在壁畫的病害中,容易出現起甲、脫落、粉化、龜裂、空鼓、酥堿等狀況;塑像則會存在木骨糟朽松動、殘肢斷臂等情況。”

    麥積山石窟是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麥積山石窟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馬千介紹,在文物修護方面主要分為日常的保養維護、搶救性保護以及預防監測保護三大部分,將其結合起來定期監測洞窟,綜合制定五年計劃,劃分輕重緩急,進行針對性的修復和保護。對于狀態健康的文物,比如“東方微笑”小沙彌,將通過溫度、濕度以及二氧化碳濃度等方面的監測,做好預防性保護,不做人為干預。

    麥積山石窟數字中心副主任孫苑說:“如今麥積山石窟正在積極推進數字化檔案采集工作。通過二維和三維采集相結合,為文物保護和美術展覽等方面提供幫助。”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