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的冬天純純的愛
劉連生
冬天里,望雪花紛飛,賞山川迷茫,喜銀裝素裹,憐粉妝玉砌,別有一番情趣在心頭,更有一腔摯愛在彌漫。
冬天充滿了無盡情趣,紛紛揚揚的不只是雪花,還有心頭暖心的故事和幸福的回憶。看著孩子們堆雪人、打雪仗、賽溜雪、踩雪圖,我不禁想起自己兒時的場景來。鄉下的冬天,下一場大雪,最忙碌最快活最不怕冷的就數孩子們了。記得那時的我們,穿著媽媽親手縫制的棉衣棉褲,雖顯得有些臃腫,但著實很暖和,一到雪天,幾乎在家里待不住,早早的就來到村里的場子,你一把,我一把,捏雪成團,協作堆雪人,大體成形后就用木條反復捶打,直到溜溜光,再用短木棍做個長嘴,用瓶蓋做上眼睛,折一把掃帚竹節插在頭上,雪人就成了!這些工序下來,小手凍得通紅,也全然不顧,只要聽到大人們夸獎幾句,心中甭提多得意了,仿佛自己發明了飛機火箭似的!再就是打雪仗,你來我往,非折騰到筋疲力盡、渾身直冒熱氣不止,偏要講究個輸贏,輸了的就要被罰唱歌或被罰學動物叫。另一項絕活就是在雪地上做圖案了,用腳踩出拖拉機的輪胎印,用手畫出雞、狗、馬、牛的蹄印,寫一首唐詩展示書法等等,還要評價一下誰畫的像、誰寫得好,雪地成了我們盡情發揮的課堂。這些清晰的記憶,這等童年的快樂,至今銘心刻骨?,F在雖已不再年少,但家鄉玩雪的傳統卻一直傳了下來,只不過現在孩子的玩法更講究藝術、逼真,更注重安全,但頑皮勁兒絲毫不減我們當年。
冬天營造了溫馨、親切的氛圍。冬天一來,我們鄉下講究“吃一口熱乎的暖心飯菜”,于是,煮洋芋、煮紅薯、做馓飯就成了家家必不可少的主食。煮熟的洋芋和紅薯放在盆子里,熱氣騰騰,往往顧不上燙手就拿在手里邊吹邊去皮,然后一個連一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或者把洋芋、紅薯去皮后放到碗里,用筷子夾碎,再倒上熟油攪拌,那香味真是一絕,吃了還想吃。至于吃馓飯,那是咱天水各地在冬天時的首選,盛一碗馓飯,舀幾勺酸菜漿水,調上炒菜和噴香的油潑辣子,特別過癮!晚上,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生著旺旺的煤爐,煮茶、烤洋芋片,再吵幾個小菜,打開一瓶小酒,烤著、吃著、說著,講政策,說收成,談收入,傳經驗,曬變化,訂計劃等等,天南地北,海闊天空,這氛圍絕不亞于除夕夜的守歲。
冬天有著樸實的、真切的鄉情和溫暖。冬天里,大雪封山,天氣嚴寒,我們農村人的取暖除了生煤爐,再就是再好不過的熱炕頭了。家家戶戶很少在冬天用電熱毯,都喜歡用柴草燒熱炕,炕一熱,整個屋子里都熱乎乎的。白天,家人勞動后或轉一圈回家,火急火燎地上炕,把腿腳伸到被子里,那種透心的暖意和舒服感立刻爽遍全身,同時拉家常或玩手機,都覺得暖洋洋的。晚上睡覺當然也是睡熱炕,第二天起床后整個人感覺挺舒服挺輕松的,就像大家伙說的那樣,睡熱炕,人通活,不緊巴巴的,口也不干,對身體很有好處,這就是一種難得的樸實享受。
冬天里,冰清玉潔的美景,家鄉的那種溫馨、親切、幸福的氛圍,以及兒時無憂無慮、年少輕狂的快樂回憶,成了我熱愛家鄉、迷戀冬天的真正理由,也是彌漫在冬天里的一股濃濃的鄉情和眷戀。
家鄉的冬天啊,美麗,暖心,至純,至樸,至愛!